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工作者如何錘煉“四力”
習主席曾對新聞工作者提出過這樣的要求:“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全媒型、專家型人才?!痹诿襟w融合的今天,對于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錘煉“四力”,堅持黨的政策,一方面守正創(chuàng)新,繼承我國新聞工作者一貫的優(yōu)良工作作風;一方面與時俱進,練就專業(yè)真本領,在傳播領域主動學習新的知識,為己所用。
練就強有力的腳力:實施線上線下兩結合進行社會調(diào)查
毛主席曾說過: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社會調(diào)查是黨的新聞輿論所堅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自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工作更是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強有力指導下,圍繞著黨和國家工作,服務群眾,從而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媒體融合的今天,從事新聞的工作者們就更要練就有力的腳力,俯下身子、沉下心來、觀察民情,走進群眾,走到地頭,親自去實地調(diào)查一番。這是錘煉自己基本功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讓新聞輿論最真實的途徑。除此之外,新聞工作者還要深入到互聯(lián)網(wǎng)輿論場,了解網(wǎng)絡傳播情況,從而將線上調(diào)查做到位,也就是要將“無形的腳力”練就成功。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diào):“人民群眾上了網(wǎng),民意也就上了網(wǎng)?!钡拇_,哪里有人,新聞工作宣傳的工作重心便在哪里。媒體融合的時代,我們要讓技術賦能成為強有力的支撐。除此之外,我們新聞工作者不但要學會觀察和分析事物,還要能夠親自體驗,參與其中,否則便不能真正意義上去體察新時代網(wǎng)民之所想、所思、所感。
當下社交媒體平臺比較多,短視頻社交平臺已以其獨特的魅力占據(jù)上風。人民群眾普遍喜愛,因此,短視頻社交平臺是新聞工作者要重點調(diào)查研究的一個重要場域。近年來,抖音的出現(xiàn),快手的流行,這些媒體平臺以其豐富而又生活化的視頻內(nèi)容吸引了數(shù)億用戶的關注,成了如今人們茶余飯后消遣的主要點擊內(nèi)容。這種情況下,新聞工作者就應當抓住這個興趣圈層,深入其中,進行線上社群調(diào)查。目前,主流媒體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已在這些社交平臺開設了賬號,傳播相關內(nèi)容,并與網(wǎng)民展開良好互動。由此可見,媒體融合的今天,無論與誰融合、怎么融合,都需要利用大數(shù)據(jù)、短視頻等新科技向著基層拓展,反映基層實踐,傳遞群眾心聲,向人民群眾靠攏最終才能取得強有效的傳播效果,所打造出的產(chǎn)品才能擁有強大而旺盛的生命力。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工作者就要練就強有力的腳力,實施線上線下兩結合進行社會調(diào)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反映民眾的呼聲,真正反映社會實際情況,做到客觀而真實地報道。從而使宣傳內(nèi)容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
練就超敏銳的眼力:借助新媒體技術拓寬社會調(diào)查的視角
眼力決定著格局與境界。在新聞工作宣傳中,工作者唯有“心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未來”才可以將工作做到點子上,也才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工作任務。新時期新聞工作者首先要圍繞著以黨和國家的政策為中心工作,著眼大局,自覺承擔起凝聚民心、育化群眾、興盛文化、展露形象等歷史使命。所以說,新聞工作者就應該眼中有全局,在把握國情、黨情、社情以及民情的基礎上,眼觀世界發(fā)展局勢及科技發(fā)展態(tài)勢,懷著一種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把調(diào)查視角拓寬,不斷擴大自己的眼力和境界,更好地為新聞宣傳工作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
過去新聞工作者主要依靠文字、攝影以及廣播電視等手段和媒介技術工具來宣傳思想,反映社會與世界的新消息。而如今,新媒體技術的誕生,突破了傳統(tǒng)媒體的局限,呈現(xiàn)了全新局面的一個認知。新聞工作者今天可以借助無人機進行拍攝、傳感器進行信息采集、利用VR/AR臨場化進行呈現(xiàn)等,可以說現(xiàn)如今的新聞工作者擁有了更為廣闊的視角,靠著這些先進技術不斷提升其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讓自己練就一雙敏銳的“火眼金睛”,更好地為新聞工作服務。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工作者就要練就超敏銳的眼力,借助新媒體技術拓寬社會調(diào)查的視角。唯有如此,新聞工作者才能夠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成為一名有“眼力”的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
練就超強度的腦力:利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互聯(lián)網(wǎng)“云腦”
新媒體融合下,新聞工作者要練就超強度的腦力,是指其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時代浪潮中,堅持初心,砥礪前行。具備高超的判斷能力,能夠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堅持自己的定力。作為新聞工作者,心中要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立場和觀點,用唯物辯證法指導、分析、判斷事物。在具體的新聞工作中,新聞工作者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工作方針,本著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出發(fā)點,以人民的利益作為行動的目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控正確的社會輿論,不斷提升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和引導力,讓大主流思想輿論得以鞏固和壯大。在媒體融合的今天,在互聯(lián)網(wǎng)碎片化和移動化的特點下,新聞工作者如何實現(xiàn)社會輿論的正確傳播,這就更需要我們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和觀點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捋清頭緒,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和主流的價值觀引領,方能在媒體融合的時代形成一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強大的輿論場。
當今新聞工作者應該巧妙地借助新媒體技術為己所用,因為新媒體技術擁有強大的智識資源,它可以為新聞工作者提供無限量的知識。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方興未艾,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已然發(fā)展十分成熟,這些都為新聞工作的傳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成為新聞工作者增強“腦力”強有力的助手。未來人工智能輔助下,自動化新聞已然是趨勢,并且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了其強有力的發(fā)展勢頭。機器人寫稿也是大勢所趨,智能語音轉換已然實現(xiàn)。這些種種表現(xiàn)已經(jīng)在向新聞工作者發(fā)出挑戰(zhàn),未來新聞工作者要適應與人工智能和諧相處。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工作者要練就超強度的腦力,利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互聯(lián)網(wǎng)“云腦”。新聞工作者在增強自身超強度的腦力外,要充分利用主流價值導向,很好地來向互聯(lián)網(wǎng)“云腦”學習,并借力互聯(lián)網(wǎng)“云腦”,來有效地提升新聞傳播水平以及輿論宣傳力量。
練就超精彩的筆力:夯實基礎培育一專多能的“全能記者”
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其“筆力”一定非常棒!新聞工作者的“筆力”具體體現(xiàn)為在新聞報道中文字的水準,體現(xiàn)在報道的一篇篇作品中。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必定具有一支“健筆”,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中,能夠鐵肩擔道義,能夠妙手著文章。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不斷推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英雄謳歌的好作品,以此來書寫中華民族的新史詩。我們國家需要謳歌英雄的作品,需要傳播正能量。近些年來,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廣泛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就符合我們新聞工作者宣傳的輿論指導方向,它大力倡導“短”“實”“新”的文風,在語態(tài)方面倡導接地氣、生動而活潑,所以誕生出一批批精品力作,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在人民群眾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目的,也影響了許多人。
在媒體融合時代,一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除了要文筆很好之外,還要轉變形態(tài),成為全媒型、專家型的新聞傳播人才。新聞工作者要適應互聯(lián)網(wǎng)語態(tài)以及全新傳播形態(tài)的表達方式,與此同時,媒體人應該轉變姿態(tài),轉變語態(tài),創(chuàng)新形態(tài)。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適應媒體融合時代對一位新聞人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培養(yǎng)出一批全媒型、專家型的新聞傳播人才。做到這些至關重要,一方面,要不斷提升新聞工作者自己的全媒體傳播信息的能力,成為一專多能的全媒體記者。另一方面,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基本報道語言功底打造精彩,尤其是可以讓語言變得平實,在報道新聞內(nèi)容時要言之有物,能夠實實在在、準確客觀地進行新聞報道。
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工作者要練就超精彩的筆力,努力讓自己轉型成為一專多能的“全能記者”,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重要發(fā)展趨勢,讓自己的表達思維和表達技巧符合新時代的需求,最終實現(xiàn)受眾或用戶愿意看、看得懂、喜愛看,從而實現(xiàn)良好新聞報道傳播效果的目標。
結束語
在媒體融合的今天,我們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在四力上,要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工作中對于新事物的恐慌,能夠熟練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手段,讓自己盡快轉型為全媒體時代的全能記者。(作者單位:長治廣播電視臺)
本文來源:《聲屏世界》:http://www.00559.cn/w/xf/24481.html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