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文學論文 > 正文

作為浪漫主義批評家的菲茨杰拉德

作者:牛慧靜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2-07人氣:3027

活躍的批評家

 

作為美國爵士樂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深受濟慈、華茲華斯等經典浪漫主義作家的影響,其作品有著深厚的浪漫主義哲學淵源。但菲茨杰拉德并不僅僅是一名杰出的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活躍的批評家。他把豐富的浪漫主義理論淋漓盡致地運用于批評和小說創(chuàng)作中,他出版的許多作品都表達了自己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浪漫主義理論觀點,美國著名的菲茨杰拉德研究學者羅納德·伯曼(Berman, Ronald)稱之為“最后一位浪漫的批評家”。

菲茨杰拉德對于語言的觀點有著很多思考和期待,他主張對浪漫主義觀點的論證和更新,不僅僅希望人們提及他的時候,總會片面地認為他是一個浪漫的人,一個擁有與蓋茨比(Jay Gatsby)一樣的性格特點、處境和命運的人。他運用柯勒律治(Coleridge)、濟慈(Keats)和華茲華斯(Wordsworth)的學說,接受生命的稍縱即逝的暫時性觀點。想要理解這種暫時性,就需要依賴于文學提供的某種意義,但對于這種意義的表達卻是艱難的,而且為了明確這種意義,就需要理解一定形式的經驗:以時間的無情流逝,生命本身被迫消逝定義其本身的意義;對重復經驗的普遍渴望;對主觀立場的巨大堅定。盡管菲茨杰拉德經常在其批評創(chuàng)作中使用“浪漫”這個詞,但卻很少將其運用到對情感、感知或情緒的表達中,這體現了他對所描繪細節(jié)的精細程度的超強感知力,他的作品措辭精煉,試圖重新挖掘我們所熟知的事物中的重大意義。

尋找一個定義

 

在任何一個有關浪漫主義的討論中,有關浪漫主義的著述與浪漫主義之界定的著述在數量上不相上下。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第一次在梅隆大學關于浪漫主義的講座“尋找一個定義”中提到A·O洛夫喬伊(A.O. Lovejoy)的觀點,并在其基礎上表達了自己對浪漫主義的理解:浪漫主義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對于生活中豐富的感知,它是陌生的,異國情調的,奇異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廢墟,是月光……是非理性的,是不可言說的東西。它又是求新變異,是革命性的變化,是對短暫性的關注,是對話在當下的渴望,它拒絕知識,無視過去和將來,是對瞬間的喜悅,是對永恒的意識。我們可以把這些看成是他們分別對于浪漫的表達。

至于菲茨杰拉德的創(chuàng)作,則有很多定義需要完成。他的浪漫主義采取了一種特定策略形式,將想象擴展到現實中和現實主義功能中來。菲茨杰拉德的浪漫主義思想是有悖于傳統的浪漫主義理論的,簡單地認為傳統的浪漫主義曾高調參與過文化的爭論中的話,他認為浪漫主義是一個主題,它并不是高深的文化,而是電影和雜志。菲茨杰拉德運用的“浪漫”這個詞包含多重的意義。他的浪漫主義思想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對華茲華斯(Wordsworth)、濟慈(Keats)和十九世紀早期英國作家的直接閱讀;二是與他們觀點不同的愛默生、惠特曼,和美國維多利亞者。維多利亞者們重估了十九世紀早期浪漫主義起源問題,保羅·埃爾默(Paul Elmer More)發(fā)表于戰(zhàn)爭年代的《謝爾本論文》,把浪漫主義理解為是一種社會哲學。在創(chuàng)作中更多的是看到一種巨大的危險:“對個性的無盡渴望,對情感毫無理由地奪取,愛情的理想化,對感覺和精神上的困惑,危險的魅力令人可能的困惑。”菲茨杰拉德使用“浪漫”這個詞描述生命中一些特定時刻的重要性,同時也用之描述情感中的平凡瑣事。他敏銳地體會到浪漫的感覺并且意識到這種感覺的到來,十分了解那種多愁善感的形式,這種形式存在于小說中、電影中和二十世紀對愛情小說的巨大需求中。

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想要真正地走進蓋茨比的世界并非易事。他尤其反對浪漫主義對個人的影響——“一種極為病態(tài)的狀態(tài)”,并且討厭事物的有限和無限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從藝術目的的層面來看,維多利亞者們教給菲茨杰拉德一代人的是,浪漫主義應該被定義,無論對于未來是好還是壞。

 

浪漫的,現代的

 

以偉大戰(zhàn)爭為顯著背景的士兵宣傳畫中的裝甲車閃閃發(fā)亮,鼓吹愛國主義和征兵時代的到來使浪漫主義開始漸漸失去作為一種理智風格的說服力,《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所涉及到的騎士精神、理想主義、犧牲精神,知識分子的信念在這種需求中所剩無幾。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 Hartman)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根植于生活中兩種不同哲學已經被視為一種習慣,并且將現實主義視為反浪漫主義。

我們回憶一下幾十年前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的立場:如果詩歌的主題是空洞的建筑,屠宰廠或工廠……這個美國仿佛是一個混亂的金屬垃圾堆……“那么也許再也不會有一種情感能“在彌爾頓或濟慈的形式中尋找表達”,面對這樣的態(tài)度,我們應該堅定地宣布浪漫主義思想存在于《了不起的蓋茨比》中。

除了散文,訪談,書信和小說等文章,菲茨杰拉德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短篇小說。總的來說他的批評創(chuàng)作和他的文學信仰是一致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相比較;介紹,回顧和潛心創(chuàng)作浪漫主義理論。在1923年的一個訪問中,他認為文學批評的理念已經發(fā)生改變。這個訪談這樣評價道:“美國青年的先知和發(fā)聲者,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認為,在過去的五十五年中,康拉德的《諾斯特羅莫》是最偉大的小說,而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是將來最偉大的小說?!?/p>

1921年的冬天,菲茨杰拉德的“致托馬斯·博伊德的一封公開信”反映了現實和浪漫的敵對立場。他認為作為偽浪漫主義典型例證的弗洛伊德·戴爾(Floyd Dell)(1887-1969)的《月亮牛犢》(《妖精》朱生豪譯本),這部小說最大的缺點就在于盲目依賴程式化的感傷,有多少關于悲觀主義的小說是幸運的年輕人能夠理解的?這對于他自己也是一種警告,他充分意識到在現實主義和浪漫之間航行是多么的困難。他不主張信任讀者,認為一個主題經常是被喚起的。他使用“浪漫”這個詞就好像使用洞察力的同義詞,這也暗示著他認為知識和感覺是一樣的。他認為:好的作品沒有“不相關的細節(jié)”或者“笨拙愚蠢而多余的細節(jié)”是美國現實主義的特征。

“轉瞬即逝”與想象

 

二十世紀早期的這段時間,菲茨杰拉德始終進行著他的浪漫主義批評創(chuàng)作,與處于主導地位的現實主義范式抗衡。他認為“熱情”和“痛苦”在作家創(chuàng)作中不是品質而是他作品人物情感的表達。最后的浪漫寫作不是為了作者表達自己,而是讓他筆下的人物充分地表達他們的經驗。他在1922年的一篇評論中認為,浪漫主義的本質不包括神秘主義和感傷主義,潛在之意是,浪漫主義的實質和主題與浪漫表達的策略技巧沒有什么關系。1923年他在澤西城晚報上發(fā)表了一個“我讀過的最好的10本書”的書單。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本書,門肯的《尼采的哲學》。盡管我們認為門肯是一個頑固守舊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他也表達了許多關于后浪漫主義的觀點。其中一些來自于菲茨杰拉德的小說,一些基于《了不起的蓋茨比》??v觀門肯的一部分著作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許多哲學詞匯。其中有整個一章名為《文明》,論述了小說中各種不同的人物對蓋茨比的上場是多么的重要。門肯認為就蓋茨比自己來說,他并不贊同蓋茨比僅僅是向傳統文明“崇高自負”的吶喊。他用“絢爛”這個詞來描述尼采哲學的英雄,就蓋茨比而言,他的身上的確有某種“絢爛”的東西。這是一個尼采式的人物,并不是惡趣味的展示。蓋茨比實踐著門肯的優(yōu)越性的標準,“絢爛”不是披著一件好看的外衣,而是某種本質的證明,品格和意志是“絢爛”的品質,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菲茨杰拉德來到了牛津這個絢爛輝煌燈火閃耀的城市,從此踏上了浪漫經驗的準備之路。在菲茨杰拉德的文章“早年成名”的結束部分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觀點,”早年成名最大的報償是讓我相信人生是一件浪漫的事”。以對成功的最后總結作為結尾,他說成功是過去和將來,夢想和現實的濃縮:“在一個絢爛的時刻”。但,這是一個濟慈式的時刻,再也不會重新經歷的時刻。

在菲茨杰拉德1926年的文章《怎樣浪費材料》中他的書單上,他提到了很多同時代的作家和作品,也帶來了很多關于浪漫主義的觀點。他對托馬斯·博伊德的《穿過麥田》(現實主義細節(jié)和浪漫主義理解相結合的典范——一個最為理想的結合)評價道:“在一開始的時候,精確的細節(jié)描寫使我們對他的期望不過是一份權威的專家報告而已,但是漸漸的事情發(fā)生了變化,我們漸漸感受到了這之中的重大的意義,并且期望看到一種確定和醒目的藝術表達?!边@是被賦予了有意味的形式(重要的,有意蘊的形式)的浪漫主義信條。博伊德最大的成就是超越了貫穿在“轉瞬即逝和閃現”之中的意義,一個對于文學和歷史有重大意義的詞組。首先,菲茨杰拉德認為,博伊德的普遍想象被提高到了一種新的意識和感覺層面的高度:炮火中的聲音,金色麥田的符號,還有沉重的腳步和黑暗中的汗水的感覺。這樣的高度感知恰恰和艾伯拉姆斯(Abrams)所描述的最基本的浪漫主義風格是一樣的,使一種令人似曾相識的熟悉的事物重新貫穿于“轉瞬即逝的感覺”這是一種源于濟慈式的感覺。在新的敘事策略中關于熟悉的事物,艾伯拉姆斯說:‘’柯勒律治的作品中對于浪漫主義的關鍵詞有著精確的總結,創(chuàng)造意識。這項永恒的事業(yè)是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世界而不是摧毀它,但是依靠疏離和陌生化熟悉的事物要通過一種更新的眼光去看待它。“

特里林認為菲茨杰拉德的身上有著一種深深的印記,這種印記來自于司湯達,拜倫和歌德,而他也被華茲華斯,濟慈和雪萊的思想深受啟發(fā)。簡單回顧一下他對”浪漫”一詞的使用。首先,他是指一種現實主義模式的不足,這就需要一種浪漫主義觀念上的力量去完成,復雜細致的細節(jié)描寫當然可以達到某種現實,但這些僅僅如同照片一樣展示的只是表面化的景象。著名的文學理論家韋勒克就指出:僅僅是對現實細節(jié)的描寫并不能有助于理解作品,“缺乏象征和虛構的詩人,就缺乏了他洞察現實的工具。”其次,寫作也很少能幫助作者表達外部觀點,即使是浪漫的觀點。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他復興了學者們稱之為的浪漫主義“形式”或范式:對經驗的重新發(fā)現;從青年的無意識到成人后知識的循環(huán)發(fā)展;通過不懈的語言的改革對熟知事物的重建。這是他最重要的成果。如果我們認為他是最后一個浪漫主義者,那就是意味著他是最后一個能把不可或缺的哲學思想引入到作品中的作家。我們也許可以這樣來看:當菲茨杰拉德使用華茲華斯的“形式”或者范式的時候,這些“形式”或范式并沒有被弱化,甚至可以說是得到了再次強化。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00559.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新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