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今學校教育管理的幾點認識和思考-教育論文
作者:杜立軍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14人氣:1141
我國自八十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認可和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在近三十年內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和中國速度,但這場變革的主要影響在經濟領域。在綜合國力和經濟基礎得到巨大提升的同時,教育和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卻沒有得到同步的提升。于是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矛盾突現(xiàn)。
為適應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就成了社會發(fā)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要培養(yǎng)出適用于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勞動者,于是素質教育的理念,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教育領域全面推進。
新課程及新課程方案的推進,在當今教育領域的確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它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對學生個性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無疑是科學的,先進的。同時也是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因此學校教育改革必須進行,否則是沒有出路的。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新的理念與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體制矛盾突現(xiàn)。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當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的時候,我國的教育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穩(wěn)定的,至少是沒有較大的變化。傳統(tǒng)學校管理還是基本沿襲計劃經濟背景下的管理模式。而近年來推行的新課程改革,其重點主要在教育教學方面。觸即學校管理層面的變革很少,即使有也主要是如何有效推進新課程改革方面的。因此,為適應新的教育變革,為順應世界教育發(fā)展潮流,為應對知識經濟的需要,傳統(tǒng)學校管理模式必須改變。
一、傳統(tǒng)學校教育管理的回顧
1、我國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制度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學校的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突出的表現(xiàn)是學校領導崗位設置和編定完全遵照行政級別,學校管理明顯帶有行政管理的色彩。學校領導的管理工作只對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時學校各級領導享有相應的行政待遇,學校管理人員習慣的被人們稱之為“領導”。這樣的結果有可能出現(xiàn)“領導”干部高高在上,優(yōu)越感十足,高人一等。特權與官本位思想嚴重,衙門味較濃,而學術氛圍不夠。學?!邦I導”沾染上某些不良行政作風是必然的。學校管理僅靠行政命令和一些過時的校紀、校規(guī)經典來管理學校。不懂教育和不懂教學的管理者,也會被一紙行政命令委以重任,這樣的學校管理現(xiàn)狀,如何適應和滿足教育變革的需要。
2、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管理,不僅易產生教育腐敗(如評價、分配、職稱等),而且由于價值導向的扭曲,易產生權力崇拜。使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思“官”不思教。不思專業(yè)進取,而思投機取巧;不思誠實勞動,而思不勞而獲;從而破壞教風、學風,政風。
3、近年來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學校管理中各地也進行了一些變革。例如:比較流行的學校文化管理。學校文化是包含著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組織文化、行為文化等在內的學校意識和經驗體系,是學校積累和建構起來師生共同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強調學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園文化與校園精神。其精神內核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以教師和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管理,倡導的是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點,引導和發(fā)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體現(xiàn)的是一種和諧民主、自主自律的管理行為。還有如在一些地方的學校民主管理。這些所謂的民主管理,也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來體現(xiàn)民主:(1)職工代表大會;(2)學校政務公開;(3)行政領導班子會。以上這些變革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學校的管理模式,緩和了社會和教育發(fā)展對學校管理的要求和矛盾。但所有這些都未能觸及根本,而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文章上,或者一些詞語的變化上而已。
二、當今學校教育管理的設想
1、適應知識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教育管理必須改革。新課改的重要理念是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差異,彰顯人的個性,這不僅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管理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對老師這一群體的態(tài)度上。讓不同的教師都能感受到學校的溫馨,體悟從教的幸福,享受成功的快樂,滿足教師對尊重和信任的需要。充分體現(xiàn)教育規(guī)律和本質,充分體現(xiàn)學校的特點與特性。但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核是自由、民主、平等,因此民主與平等應該成為學校管理改革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2、為充分體現(xiàn)教育管理的民主和平等,舊的學校行政管理格局必須從根本上以改變。學校管理應對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負責,應對學生的幸福成長負責,應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幸福工作負責。要有學校教育單位的特色,要和行政部門有本質的區(qū)別。而不應只對上級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更多的應體現(xiàn)科學性,人性化。
3、教育做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基礎產業(yè),其終極目標應該是讓每一個人幸??鞓返某砷L和生活(包括教育工作者)。同時教育也是一個充滿自由、理想,充滿希望和陽光的事業(yè),在學校教育領域推進民主改革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有利于增強受教育者民主意識,推動全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4、學校教育民主管理應基于脫離行政管理體系,應基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斑€政于民”,如成立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等。群策群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辦學特色和自主水平,有利于解放教育生產力,讓學校真正活起來,也有利于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
新課程的推進與實施必將與民主、自由、平等的學校管理理念相吻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行政命令和剛性制度的約束。教育與民主、平等相伴,與濃厚的學術氛圍相伴,而應遠離官本位和權利崇拜,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純粹的教育。我們需要真正純粹的學校教育。
為適應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就成了社會發(fā)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要培養(yǎng)出適用于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勞動者,于是素質教育的理念,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教育領域全面推進。
新課程及新課程方案的推進,在當今教育領域的確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它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對學生個性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無疑是科學的,先進的。同時也是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因此學校教育改革必須進行,否則是沒有出路的。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新的理念與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體制矛盾突現(xiàn)。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當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的時候,我國的教育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穩(wěn)定的,至少是沒有較大的變化。傳統(tǒng)學校管理還是基本沿襲計劃經濟背景下的管理模式。而近年來推行的新課程改革,其重點主要在教育教學方面。觸即學校管理層面的變革很少,即使有也主要是如何有效推進新課程改革方面的。因此,為適應新的教育變革,為順應世界教育發(fā)展潮流,為應對知識經濟的需要,傳統(tǒng)學校管理模式必須改變。
一、傳統(tǒng)學校教育管理的回顧
1、我國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制度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學校的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突出的表現(xiàn)是學校領導崗位設置和編定完全遵照行政級別,學校管理明顯帶有行政管理的色彩。學校領導的管理工作只對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時學校各級領導享有相應的行政待遇,學校管理人員習慣的被人們稱之為“領導”。這樣的結果有可能出現(xiàn)“領導”干部高高在上,優(yōu)越感十足,高人一等。特權與官本位思想嚴重,衙門味較濃,而學術氛圍不夠。學?!邦I導”沾染上某些不良行政作風是必然的。學校管理僅靠行政命令和一些過時的校紀、校規(guī)經典來管理學校。不懂教育和不懂教學的管理者,也會被一紙行政命令委以重任,這樣的學校管理現(xiàn)狀,如何適應和滿足教育變革的需要。
2、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管理,不僅易產生教育腐敗(如評價、分配、職稱等),而且由于價值導向的扭曲,易產生權力崇拜。使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思“官”不思教。不思專業(yè)進取,而思投機取巧;不思誠實勞動,而思不勞而獲;從而破壞教風、學風,政風。
3、近年來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學校管理中各地也進行了一些變革。例如:比較流行的學校文化管理。學校文化是包含著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組織文化、行為文化等在內的學校意識和經驗體系,是學校積累和建構起來師生共同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強調學校管理主要依靠校園文化與校園精神。其精神內核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以教師和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管理,倡導的是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點,引導和發(fā)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體現(xiàn)的是一種和諧民主、自主自律的管理行為。還有如在一些地方的學校民主管理。這些所謂的民主管理,也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來體現(xiàn)民主:(1)職工代表大會;(2)學校政務公開;(3)行政領導班子會。以上這些變革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學校的管理模式,緩和了社會和教育發(fā)展對學校管理的要求和矛盾。但所有這些都未能觸及根本,而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文章上,或者一些詞語的變化上而已。
二、當今學校教育管理的設想
1、適應知識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教育管理必須改革。新課改的重要理念是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差異,彰顯人的個性,這不僅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管理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對老師這一群體的態(tài)度上。讓不同的教師都能感受到學校的溫馨,體悟從教的幸福,享受成功的快樂,滿足教師對尊重和信任的需要。充分體現(xiàn)教育規(guī)律和本質,充分體現(xiàn)學校的特點與特性。但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核是自由、民主、平等,因此民主與平等應該成為學校管理改革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2、為充分體現(xiàn)教育管理的民主和平等,舊的學校行政管理格局必須從根本上以改變。學校管理應對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負責,應對學生的幸福成長負責,應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幸福工作負責。要有學校教育單位的特色,要和行政部門有本質的區(qū)別。而不應只對上級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更多的應體現(xiàn)科學性,人性化。
3、教育做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基礎產業(yè),其終極目標應該是讓每一個人幸??鞓返某砷L和生活(包括教育工作者)。同時教育也是一個充滿自由、理想,充滿希望和陽光的事業(yè),在學校教育領域推進民主改革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有利于增強受教育者民主意識,推動全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4、學校教育民主管理應基于脫離行政管理體系,應基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斑€政于民”,如成立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等。群策群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辦學特色和自主水平,有利于解放教育生產力,讓學校真正活起來,也有利于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
新課程的推進與實施必將與民主、自由、平等的學校管理理念相吻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行政命令和剛性制度的約束。教育與民主、平等相伴,與濃厚的學術氛圍相伴,而應遠離官本位和權利崇拜,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純粹的教育。我們需要真正純粹的學校教育。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