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我國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我國是禮儀之邦、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在華夏兒女中代代相傳。如“ 忠、 孝、 義” “仁義禮智信 ” 這些是中華民族思想領域的精髓,在人們的思想上較為根深蒂固,也符合我國文化教育和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但隨著全球政治經(jīng)濟交往加劇和網(wǎng)絡信息的泛濫,當前,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已對我國的大學生在思想認識、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雖然后現(xiàn)代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它所宣揚的懷疑主義、 虛無主義會使大學生們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甚至喪失了精神家園。這些思想對于中國的文化建設是極為有害的,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挑釁。在我國,雖然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并沒有受到學界的標舉,但實際上已經(jīng)對我們大學生在思想上造成了影響。它會造成大學生的人生哲理發(fā)生扭曲,使他們開始放棄道德原則,淡泊誠信原則,甚至追求利己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也會使青年大學生分不清美丑善惡,過度追求感官物質,最終導致價值觀失衡、政治意識淡化、缺乏政治信仰、社會道德責任觀念不清等嚴重后果。
2應對后現(xiàn)代主義不良影響的對策
2.1澄清理論
澄清理論是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前提。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具有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方法基礎,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煽動性,辨別能力較弱的大學生都易受到欺騙,他們往往對這些理論一知半解,悟之不透,反而覺得很深刻很哲理,認為它以哲學的語言說出了人生的真諦。因而仿效。針對此現(xiàn)象,我認為可以通過三個方法來解決,其一是通過專家教授召開學術講座、 專題研討會來和大學生理論產(chǎn)生共鳴;其二是正確地引導大學生對西方社會思潮的正確解讀,幫助他們全面了解各種西方社會思潮的社會背景;其三是以傳統(tǒng)文化理論為根源,使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精神實質,用科學的方法論分析和批判、評價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從理論上消除思潮的負面影響。
2.2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
年輕人思想具有可塑性,通過長期與反復的灌輸,能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意識。同時,要消除西方社會思潮的消極影響,必須以道德思想教育為保障,使他們在思想的碰撞中能從更多角度來分析問題,從而得出對西方社會思潮的正確認識。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只有經(jīng)受了實踐的檢驗才能站得住腳跟。大學生對任何理論的判斷只有經(jīng)過實踐才能得出自己的理論,確立正確的人生觀、 價值觀。為此,當代的教育體制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正確、 客觀地接納或擯棄西方社會思潮“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才能以積極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投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浪潮中,才能常懷愛國之心、報國之情,也只有這樣國家才可謂“ 永葆昌盛,繁榮富強”。
2.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睂W校是通過文化手段創(chuàng)設的教育環(huán)境實現(xiàn)教育目的和影響教育效果的,生活在校園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潛移默化地在思想觀念、行為準則、價值取向等方面與現(xiàn)實文化發(fā)生感應與趨同。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堅定的價值信仰,有高尚的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自然地去抵制不良思想的影響。特別是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歷史傳統(tǒng)、精神風貌、目標和理想、信念與追求的集中展示,對于加強和改進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師生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校園管理者應面對學生,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從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中積極引導,廣泛監(jiān)督,客觀評價,形成良性的價值評價回饋體系,從而使得受到西方思潮影響的廣大師生,重新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4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必須切實做到深入人心才能對抗西方社會思潮的侵襲。首先,在課堂教學上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將其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教育、接受基地。其次,加強我們的師資建設,使師資隊伍真正做到“德高為師,行為世范”。用自身的行為模式去影響學生。再次,應重視專業(yè)滲透,把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國家的一項長期事業(yè)進行關注,不僅要在課堂上講,更要將教育引入到社會中、崗位上、生活里、家庭中,形成全方位的價值觀教育。應重視實踐課程,拓展訓練,以教師與學生互動為主軸,將現(xiàn)實社會的豐富課題納入教學計劃,在實踐中感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合乎國情,通過情感認知到實踐認知而得到理論認知的升華,從而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吳玉敏. 當代西方文化思潮評析.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7(05).
[2]彭壽清.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大學德育.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04).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