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以愛育愛讓愛成為學生受益一生的功課-教育論文

作者:賈宏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07人氣:1982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說: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有句名言: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更有責任培養(yǎng)出傳承中華美德、維護國家利益的真正的“龍的傳人”。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愛抽象、遙遠、難于理解。對此,我絕不滿足于“口號”式的教育,而是通過看電影、講故事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也是我適時教育的良好時機。08年5月12日,四川突發(fā)里氏8.0級大地震,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在抗震救災中受到了最深刻的情感教育,很多天以來,我和學生一起浸入了最真實、最強烈、最感人、最受教育的巨大社會氛圍,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善良、正義、利他、奉獻、責任、愛國、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等美好而動人的情感。學生們真正的懂得了熱愛祖國,熱愛自己的民族,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二、純潔的愛:教育學生親愛父母,愛親人。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親情之愛是一種“真情實感”,人人皆有,問題在于能不能保持和提升,這才是全部家庭倫理的基礎,其中包涵著一種偉大的道德精神和作人的基本要求。
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可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就會逐漸消失。我們千萬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愛心的機會,時刻注意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去關愛別人。因此我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不要刻意去掩飾生活的另一面,讓孩子從小學會分擔父母的痛苦艱辛,理解生活的不易,他才會珍惜眼前的生活,才會以真誠之心關愛親人。我們還召開班隊會,模擬情境,創(chuàng)設充滿愛心和親情的環(huán)境,學生從最初的行為模仿到一點點強化,最終塑造一顆對親人寬容、謙讓的愛心。
三、感恩的愛:教育學生敬愛老師,愛幫助我們的人。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睅煇凼墙逃摹皾櫥瑒?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在教學中,不論學生的成績好壞,出身高低,我都能一視同仁,甚至對成績不理想或家境困難的學生更加愛護。因為我要用愛的陽光去溫暖他們,感動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教師通過自己的教育與教學魅力,讓學生真正地愛你,進而懂得感恩,敬愛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
四、無私的愛:教育學生友愛同學,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同學之愛,世界上最為悠長、最為真摯、最為親切的情感之一。我通過助人為樂的行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讓他們認識到有人需要自己的幫助和關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脫離困境,使他們擁有重新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深深的記住伙伴對她的關心與愛護,從而更加友愛同學。幫助他人的同學“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快樂與充實,更會使之成為一種習慣。這種愛不僅止于班級內部,而應該有愛的擴展和升華,即要求學生對周圍其他人,以及一切素不相識但需要幫助的人也要付出愛心。
五、奉獻的愛:教育學生關愛社會,懂得盡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备呱械娜?在關愛別人的同時是不會考慮是否會使自己獲利的,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只要是正義的事,只要是對社會有用的事,都值得自己去做;人活著不能只為自己,也要為社會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并非一定要成為偉人或成就大事業(yè)才可以對社會做貢獻,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我們?yōu)樯鐣M職盡責的地方。學生們懂得關愛社會是一種毫無功利性的高尚行為,我們可以用自己一生的言行詮釋一位普通社會成員生存的價值與意義,給社會帶去生機、帶去溫暖。
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終堅持和每一屆學生共同分享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愛的教育》這本書,每天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和學生一起流淚,一起感激,一起思考?!坝脨蹞肀恳惶?用心感動每個人”是我們的班訓?!耙詯塾龕邸笔箤W生真正感知愛、理解愛、學會愛、奉獻愛,愛——成為學生受益一生的功課。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新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