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文化育人視域下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建設研究 ——以武漢輕工大學圖書館“品味中國”服務平臺為例

作者:杜桂平來源:《文化產(chǎn)業(yè)》日期:2024-07-24人氣:562

作為文化場所的高校圖書館,與生俱來就是服務于教學科研的文化基地和學生的第二課堂,應全面參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以空間為依托,通過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網(wǎng)絡育人、環(huán)境育人、活動育人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在閱讀推廣背景下,為用戶既提供閱讀支持又提供服務體驗的新型閱讀空間,是高校圖書館開展育人工作的重要渠道。閱讀空間建設不僅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轉型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是文化育人視域下圖書館履行教育職能、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武漢輕工大學圖書館或通過舊館改造、利用新媒體打造出多種閱讀空間,大力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由此將專題資料室、閱讀空間融為一體的“品味中國”服務平臺也應運而生。 

1 文獻回顧 

目前學界與業(yè)界對閱讀空間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究。理論研究方面:邱小芳認為閱讀空間主要是通過利用共享和開放的理念來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達到促進科研和學習的目的;程訓敏認為閱讀空間是人們進行閱讀、信息溝通和分享,并能夠享受到更多文化體驗和服務的場所;管衛(wèi)東、闞德濤分別提出了線上閱讀空間和數(shù)字經(jīng)典閱讀空間的概念王余光等提出高校圖書館應設立經(jīng)典閱覽室,將經(jīng)典文獻集中存放展示,并圍繞經(jīng)典文獻開展相關的經(jīng)典閱讀推廣活動,形成融集中展示、閱讀指導、讀書沙龍、小規(guī)模研讀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經(jīng)典閱讀空間。實踐發(fā)展方面王宇等的研究分析了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的“經(jīng)典誦讀空間”“休閑閱讀空間”“音樂鑒賞空間”“寫作指導空間”8個閱讀空間的設置與服務功能;于靜等介紹了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時間長廊”“智慧角”“捐贈書房”“解憂圖書館”4個主題閱讀空間設計與利用情況;同濟大學圖書館的“聞學堂”、南京藝術學院圖書館的“一品講堂”、四川大學圖書館推出的紅色文化專屬閱讀空間“學習書屋”、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文化沙龍空間“至善堂”等都是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建設的典型案例。

綜上,目前多數(shù)研究成果主要對閱讀空間的概念、構建式及建設案例等方面進行描述性或實證分析,而在文化育人視域下對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建設進行的專項研究很少見鑒于此,本文以武漢輕工大學圖書館“品味中國”服務平臺建設為例,探索文化育人視域下高校圖書館利用閱讀空間協(xié)同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徑。 

2  武漢輕工大學圖書館“品味中國”服務平臺建設實踐

2014年起,“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zhàn)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武漢輕工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輕工圖書館)2016年開始著力打造“品味中國”服務平臺,宗旨是通過對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品味,讓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平臺包括“品味中國”資料室、讀推廣基地、藝術畫廊、詩意圖書館四部分空間,是輕工圖書館優(yōu)化閱讀空間建設、實現(xiàn)服務轉型的新特色和新亮點。現(xiàn)將閱讀推廣基地、藝術畫廊、詩意圖書館的設計背景及理念及其閱讀活動與建設效果進行解讀與分析。 

2.1 閱讀推廣基地

2.1.1 設計背景與理念      

武漢輕工大學是一所以食品營養(yǎng)與人類健康領域研究為特色的工科院校,需要大力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增強校園人文氛圍,以此推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養(yǎng)成。在閱讀推廣基地建設之初,經(jīng)過討論協(xié)商,確定了以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經(jīng)典閱讀為主的方案。服務理念:以人為本,營造溫馨家園;知識服務,打造第二課堂;以文化人,構筑精神高地。有了明確的服務理念和目標定位,隨著閱讀活動的展開,閱讀推廣基地成為全校師生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yǎng)道德的第二課堂。

2.1.2 閱讀推廣基地與閱讀活動

1)培育君子文化,塑造理想人格。“君子”是數(shù)千年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的中國人的理想人格,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所在。做人要做君子,是每個中國人應有和樂于做出的選擇。為了培育君子文化,輕工圖書館以閱讀推廣基地為依托,以明德書聲讀書會為載體,以“與君子同行”為主題,定期向全校師生分享君子的生平軼事、傳世文章向上向善的人生追求。6年來,走進閱讀推廣基地的歷代君子有12位:老子、孔子、莊子、屈原、司馬遷、曹植、杜甫、范仲淹、蘇東坡、陸游、辛棄疾與納蘭性德。老子的“無為”主張、莊子的“以齊物得逍遙”修行方法、孔子的“仁禮”思想司馬遷的“秉筆直書”精神、蘇東坡的理想人格,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借鑒與啟迪,都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極好素材。

2)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實踐證明,只有緊貼現(xiàn)實需求而開展的閱讀活動才更能發(fā)揮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依托閱讀推廣基地,“品味中國”服務平臺已開展多場紅色經(jīng)典閱讀推廣活動,主要有第一,2019年建國70周年之際,圖書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食品學院及學生社團共同舉辦“祝福祖國七十華誕,書香傳遞愛國心聲”PPT演講比賽,要求全校學生社團以小組為單位,首先對《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進行深閱讀,然后將閱讀心得做成PPT,最后通過比賽將作品內容在全校師生面前講出來。過4個月的準備,學生在比賽中展示出非常精彩的PPT作品,有的將書中描寫的艱苦生活與今天的幸福生活作對比,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困難;有的突出了習近平總書記讀書之勤、讀書之廣、讀書之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等。這次比賽,從學生的PPT制作、現(xiàn)場演講、團隊協(xié)作比賽中穿插的詩朗誦、紅歌演唱、有獎競答等活動,對大學生來說都一次“融鹽入湯”的愛國主義及思想品德教育。第二,2021年建黨100周年,圖書館開展的紅色經(jīng)典閱讀活動持續(xù)全年,豐富的閱讀素材包括紅色資源推薦類(如每周一次的館藏書目推薦、每月一次的專題書展)、紅色記憶傳承類(專題講座、紅色海報展、參觀紅色基地等)和紅色文化育人類(如黨史學習閱讀打卡、黨史讀書會、書評影評大賽、黨史知識競賽等)。通過全方位持續(xù)性的活動,讓大學生把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樹立起當下努力學習、充實自我,將來建設祖國、奉獻自我的遠大志向。

2.1.3 閱讀推廣基地建設效果

閱讀推廣基地因其環(huán)境優(yōu)雅、資源豐富、名師導讀而成為學校最有內涵的閱讀空間,是全校師生流連忘返的精神殿堂,同時還吸引退休職工、教工家屬、周邊中小學老師多次融入活動之中,使圖書館真正在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中的發(fā)揮了作用。在2018年湖北省“云舟杯”高校圖書館教師組專題創(chuàng)作大賽中,輕工大圖書館創(chuàng)作的《讀書是一場遇見——明德書聲讀書會成長記》榮獲三等獎,即是閱讀推廣基地建設得到認可和取得成效的最好見證,明德書聲讀書會也成為學校公認的校園閱讀品牌。 

2.2 藝術畫廊

2.2.1 設計背景與理念

整體面積有限的情況下,輕工圖書館盡力拓展閱讀空間2015,輕工圖書館在書庫、閱覽室、走廊墻150幅高清名畫仿品,打造了一個集展示、教育、教研、審美多功能于一體的藝術空間。服務理念:名畫精品,打造藝術殿堂;翰墨平臺,傳播先進文化;審美教育,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

2.2.2 藝術畫廊與閱讀活動

圍繞名畫而開展的閱讀活動主要是“尋找名畫背后的故事”,形式包括故事征集、專題講座書展等?;顒訌?/span>2017年開始,每年的讀書月號召全校新生尋找與名畫相關的故事?;顒映跗?,部分學生覺得油畫“很陌生”,反映“看不懂”。圖書館繼續(xù)跟進活動效果的改善做好落地工作,不定期開展講座書展,對如何賞析畫從專業(yè)角度進行解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喚醒學生對油畫的審美感受,讓學生在提升藝術體驗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名畫的內涵。

2.2.3 藝術畫廊建設效果

“尋找名畫背后的故事”活動,為全校師生提供了學習交流的互動平臺,是大學生培育審美情趣、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有效載體。系列活動效果表現(xiàn)在:一是提高了館藏利用率。從每年的借閱情況來看,非美術專業(yè)的學生涉足不多,藝術類圖書流通量較小。由于受專業(yè)限制,除了書目推薦外,圖書館關于藝術方面的閱讀推廣很少舉辦。“尋找名畫背后的故事”系列活動,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了藝術類圖書的利用率,彰顯了圖書館的效益,提升了圖書館的吸引力和美譽度。二是提升了大學生的藝術鑒賞力。一幅名畫,如同名著、名曲一樣,同樣能喚醒同學們最真實、最樸素的審美感受,如梵高的《向日葵》中15朵花所展現(xiàn)的生命力、米勒的《拾穗者》對勞動者的歌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神秘的笑的意蘊等,都積極傳播了美學美育觀念。三是不僅激發(fā)了大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還培養(yǎng)了科學探究精神。以兩篇獲獎作品為例,如《格拉斯哥碼頭(Glasgow Docks)》這幅畫在兩個非美術專業(yè)學生眼中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同學寫成了一篇言情小說,展現(xiàn)出豐富的想象力;而另一同學經(jīng)仔細觀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提出疑問,對這幅畫的標題產(chǎn)生質疑,并給出了理由。系列活動有利于推動藝術教育與立德樹人的深度融合。 

2.3 詩意圖書館

2.3.1 設計背景與理念

    新媒體的普及為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傳播提供了便利。輕工圖書館自2015年始利用微信公眾號打造數(shù)字閱空間,詩意圖書館應運而生。該空間借助微信語音功能,將中外名著中的經(jīng)典片段進行推廣,以達到深閱讀或“有聲共讀”的目的。服務理念:輕聽書音,讓經(jīng)典“聲”入人心;書香雅韻,用詩意美心修德。

2.3.2 詩意圖書館與閱讀活動

詩意圖書館的閱讀活動包括兩部分:一是公眾號每月推送一次音頻。板塊設置包括音頻及文字、作者簡介、作品鑒賞、相關館藏推薦4部分,主要內容包括詩詞中外名著中的經(jīng)典片段。二是圍繞中國圖書館學會舉辦的誦讀大賽開展誦讀活動?;顒又?,從參賽作品選擇、音頻制作、誦讀展示及參賽作品的甄選的全流程,也是館員和學生的詩意之旅。

2.3.3 詩意圖書館建設效果

詩意圖書館這一新型閱讀空間的建設突破了時空限制,自誕生之日起,因其觸達內容高效便捷,深受大學生歡迎,雖每月只推一期,但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現(xiàn)已推出44,其中《將進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我的南方和北方》等都是大學生喜愛的經(jīng)典名篇。誦讀經(jīng)典美文,助推大學生親近中華文化,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情懷、進取精神及社會責任感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  文化育人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空間建設的思考

3.1 立德樹人與閱讀空間相融合

立德,即堅持德育為先,以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即堅持以人為本,以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fā)展人。圖書館應樹立“大思政”理念,把握其深刻內涵,將其貫穿于閱讀空間建設的方方面面。從家具的擺設到高端設備的配置,從閱讀主題的確立到各種活動的展開,從線下活動到線上線下的結合等等,高校圖書館有責任有義務配合學校黨委、配合思政課利用豐富的館藏和智力優(yōu)勢將閱讀空間打造成第二育人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價值觀方面的引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思想情懷;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發(fā)奮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的遠大志向和堅定信念。

3.2 活動策劃與閱讀空間相平衡

空間建造后需要一系列工作跟進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其功能,即由空間再造派生出一系列服務創(chuàng)新,而只有找準新空間與新服務的平衡點,才能賦予圖書館新的活力與能量。首先,在活動主題上,應體現(xiàn)思想性、特色性,應牢牢聚焦于學生思想品德、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突出正確的政治導向。其次,在活動方式上,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多樣性。青年大學生思維活躍,樂于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因此,閱讀活動既要注重形式的創(chuàng)新,又要促成活動的有效性與生活化,切忌空洞枯燥的理論說教與強制灌輸,讓師生在潤物無聲的活動情景中展開價值互動,實現(xiàn)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內化,這就對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yè)素養(yǎng)、策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圖書館只有策劃出與閱讀空間相匹配的服務項目,才能保持閱讀空間持續(xù)有效發(fā)展,進而促進圖書館的轉型與服務創(chuàng)新。如閱讀推廣基地定位于“君子文化”“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希望通過這兩座精神文明建設的富礦,幫助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yǎng)家國情懷;再如“尋找名畫背后的故事”活動,讓“陌生”的名畫由裝飾品變成了一系列有靈魂、接地氣的故事,藝術畫廊也因此更富有吸引力。

3.3 線上與線下相補充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媒體的作用日益凸顯,將新媒體與閱讀空間結合起來,發(fā)揮與其屬性一致的效能,增強活動的吸引力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線下活動可以促進主客體相互交流探討,激發(fā)靈感,產(chǎn)生新思維;線上活動能突破時空限制,讓客體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之中,能收獲更好的學習體驗。在開展線下活動的同時,利用新媒體打造線上閱讀空間,有助于主客體之間的良性互動,能切實提升學習效果。如詩意圖書館,正是利用新媒體功能推送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名篇名段,讓青年學子在品味經(jīng)典的過程中啟迪心靈、感悟人生。

3.4 服務主體與多方力量相協(xié)同

高校圖書館雖然是閱讀空間的服務主體,但策劃組織的活動需要集合眾多部門合力完成,才更容易獲得支持和保障。在活動過程中,圖書館不能演“單奏曲”、唱“獨角戲”,應聚合多方力量,打好“組合拳”、演好“大合唱”。在校內,應加強與宣傳部、教務處、學工處、團委、院系及學生社團等部門的合作,運用“圖書館+”思維,做實做細做深服務活動。在校外,加強與社會力量的聯(lián)合,跨界融合,優(yōu)勢互補,提升閱讀空間的實際效益。

4 結語

閱讀空間建設是高校圖書館轉型發(fā)展之必然。輕工大圖書館以“品味中國”服務平臺為抓手,以活動化、碎片化、主動性的新型服務將文化育人內化于觀念創(chuàng)新、服務優(yōu)化及實踐養(yǎng)成之中,充分發(fā)揮其作為第二課堂的作用。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科技多么發(fā)達,高校圖書館創(chuàng)造“以生為本”的服務場景,以新型服務為手段、致力于人才培養(yǎng)這一核心目標不會改變。閱讀空間的建設與研究,永遠在路上。


文章來源:  《文化產(chǎn)業(yè)》   http://www.00559.cn/w/wy/32640.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新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