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對電影海報設計的啟示-電影論文
一、理論基礎
以 Halliday 為代表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認為,語言是一個龐大的符號系統(tǒng),并提出語言具有三大純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概念功能是反映客觀和主觀世界中所發(fā)生的事、所牽涉的人和物以及與之有關的時間、地點等因素;人際功能是講話者作為參與者的意義潛勢,是語言的參與功能;語篇功能是把語言組織成為語篇的功能。(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1989)
20世紀90年代,以Kress G.& van Leeuwen T.等為代表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把語言社會符號性的研究轉移到了圖像、聲音等多模態(tài)交際手段的研究,認為社會符號學理論同樣適用于對圖像等其他符號的分析。他們認為多模態(tài)是當今社會人們交際中所使用的各種語篇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語篇的理解只注重語言顯然是不夠的,其他符號資源如圖像、聲音、行為等都是意義的載體。以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三大純理功能理論為依據(jù),Kress G.& van Leeuwen T.(1996;2006)提出了圖像分析的理論框架:再現(xiàn)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這打破了傳統(tǒng)的把圖片當做對文字的示例的觀點,而是將整個多模態(tài)語篇看作是一個整體。
很多學者對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作了各種不同的研究和應用,國內(nèi)對多模態(tài)話語的分析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對該理論的應用已有很多嘗試,如對廣告語篇、教科書語篇、超文本語篇等的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事實上,多模態(tài)分析的研究對象已經(jīng)從語言文字擴展到聲音、圖片、視頻、網(wǎng)頁設計和建筑風格等多種社會符號系統(tǒng)。(朱永生,2007)
二、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對電影海報設計的啟示
?。ㄒ唬┗谠佻F(xiàn)意義的電影海報設計
Kress&Van Leeuwen對圖像的語義關系區(qū)分了兩種模式:敘事再現(xiàn)和概念再現(xiàn)。敘事圖像被看做是一個命題,參與者通過矢量產(chǎn)生互動,如目光的延伸、手指的指向等,矢量是敘事圖像的標志。概念圖像(如表格、地圖)則表現(xiàn)參與者相對穩(wěn)定的本質(zhì)和特性,并通過屬性、類別和特征來體現(xiàn)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象征過程、分析過程等。
電影海報多屬于敘事圖像,可通過電影畫面及主要人物等客觀形態(tài)突出宣傳主題,通過人物的不同姿勢、動作、表情構成的矢量展示人物性格、社會地位、生活閱歷、處世態(tài)度等。通過設計人物之間富有個性的典型動作,可向觀眾傳達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視覺上激發(fā)起人們對電影主題的興趣和觀看欲望。如《大兵小將》海報中大兵蹲在地上仰視將軍,傳達了兩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將軍堅定的目光,表現(xiàn)了他作為衛(wèi)國軍隊指揮官驕傲自負的個性。
電影海報可選擇有象征意義的物體渲染影片的主題,把電影復雜的情節(jié)和深奧的寓意濃縮成簡單易懂的視覺符號,既能使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信息,又使電影海報作為一個設計作品本身富含藝術性和哲理性,從而引起觀眾共鳴并且最終得到認同。在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羽毛版)的概念海報中,藍色背景下,一片輕舞的羽毛上載著一枚子彈,初看上去觀眾可能很難掌握到跟電影有關的信息??烧且驗楹蟊旧淼乃囆g性和哲理性,讓復雜的劇情和人物通過抽象的符號表達出來,從而給不同的觀眾以不同的感受,引起大家的興趣和欲望,體現(xiàn)了電影海報的宣傳價值。
(二)基于互動意義的電影海報設計
互動意義指圖像和觀看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包括觀看者對圖像內(nèi)容所持的態(tài)度,其構成要素有接觸、社會距離和態(tài)度。
接觸和圖像中參與者的目光接觸有關,從而建立一種想象中的接觸關系。
海報中人物之間如果沒有目光接觸,則不存在想象中的人際關系,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若與觀看者有目光接觸,從而與觀看者建立了想象中的人際關系,其目光可展示人物的個性,并向觀看者尋求注意和認可,增加海報與觀看者的溝通和互動,起到海報的宣傳作用。如《讓子彈飛》(三大主演版)的海報中展示了周潤發(fā)、葛優(yōu)、姜文三大影帝的豪華陣容,其中周潤發(fā)和葛優(yōu)與觀眾沒有目光接觸,若有所思,但觀眾卻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思考什么,從而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和觀影興趣。姜文與觀眾有目光接觸,面帶微笑,神情得意,眼神與觀眾的溝通互動增加了海報的對話性,但只露出了半張臉,這增加了他的神秘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社會距離決定了圖像中參與者與觀看者之間的親疏關系。通常通過鏡頭取景的框架來實現(xiàn)。海報設計可遵從此原則,通過采用不同社會距離的設計,表明劇中人物與觀眾之間是怎樣的社會關系,如貼近生活的或離現(xiàn)實生活較遠的。對影片發(fā)生的背景可采用公共距離的設計,反映故事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如《孔子》海報對孔子進行了近距離的特寫??鬃邮侨寮椅幕拇?,是人們心中的道德楷模,這種設計拉近了觀眾與劇中人物的關系,使觀眾更容易感受到孔子實現(xiàn)仁愛理想的奉獻精神和他周游列國、長途跋涉、顛沛流離的風雨人生。
態(tài)度是由圖像取景的“視角”來體現(xiàn)的,不同的視角表現(xiàn)不同的態(tài)度。正面取景表明“卷入”(involvement),傾斜視角意味著“超脫的介入”(detachment),平行視角則表明平等。(Kress G.&van Leeuwen T,2006)《唐山大地震》海報采用了正面角度的水平視角,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融入其中的感覺,從而拉近影片與觀眾的距離?!犊鬃印泛筮x取了正面的角度,但又有一定的傾斜,加入了“超脫的介入”,海報中孔子滿目滄桑,若有所思,這更有利于傳達人物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使故事情節(jié)隱約可見但又難以猜測。
?。ㄈ┗跇媹D意義的電影海報設計
與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語篇意義相對應的是構圖意義,有三種實現(xiàn)資源:信息值、取景和顯著性。
信息值是通過各種元素在圖像中的放置位置來實現(xiàn)的。在海報的文字中,電影的片名信息價值和顯著性最強,所以片名的字體應該較大,而其他信息值低的信息可以用較小的字體。根據(jù)Kress G.&van Leeuwen T.,上方是“理想的”,下方是“真實的”。理想的信息亦是概括性的,是最突出的信息。真實的信息指特定的、具體的、實際的信息。據(jù)此,電影的演員陣容、制作公司等細節(jié)多出現(xiàn)在海報下方。而上方多以影片劇情、經(jīng)典截圖等居多。在很多海報中,電影名稱的文字經(jīng)過了精心設計,使其富于形式美感,信息值大增,增強了其可視性和可讀性,把要傳達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得更加生動準確,在視覺上更具有沖擊力。
取景表明各元素之間的所屬關系,是通過分割線條來實現(xiàn)的。電影海報可以選擇影片中不同的場景以展現(xiàn)影片主題。由于圖像傳達的信息更加直接明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從而使海報整體顯得更加富于動感。
顯著性是圖像中各種元素吸引觀眾注意力的不同顯現(xiàn)程度。一個成功的電影海報設計必須使文字在編排上條理清晰、主次分明,使觀眾迅速捕捉影片的引人之處。若印刷文字編排形式單一、無趣、條理不清就不能達到很好的識讀效果。海報可以通過大的字體和所占篇幅大小突出某一信息,如可以提升影片價值的主要演員或大牌導演等,可起到吸引觀眾目光和迅速傳遞影片信息的作用。海報也可以通過色彩、亮度等使某一部分畫面突出,增強其顯著性,這不僅能增加海報的視覺魅力,使人印象深刻,還能起到突出影片主題的作用。
三、結 語
電影海報是一種多模態(tài)語篇,由圖像、色彩、亮度、文字等多種符號共同作用而成。各種模態(tài)對圖像意義構建共同起作用。根據(jù)Kress G.& van Leeuwen T.提出的視覺語法框架,電影海報的設計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種模態(tài)形式,將有限的視覺元素進行巧妙的組合,展示影片主題,激發(fā)觀眾的興趣。這有利于制作出有個性、有內(nèi)涵的海報,體現(xiàn)海報真正的宣傳價值,促使影片的經(jīng)濟效益最大化。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6期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