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羅曼蒂克的力作-電影論文
1932年,瞿秋白等人以華漢的《地泉》為“病例”,指出早期革命文學存在庸俗化膚淺化的“革命羅曼蒂克”傾向。瞿秋白等人的批評顯豁地暴露了當時社會現(xiàn)實與革命理想之間深刻的裂隙,也彰顯了他們欲將“五四”以來的個性解放完全置于革命文學理論的指導下。也因為這一批評,革命加戀愛一直成為被詬病的敘事主題,但脫離了具體的革命時代,在當下消費語境中如何演繹一代代革命志士乃至領(lǐng)袖人物的革命與愛情的交響曲,仍是當代藝術(shù)家不得不面臨的課題。而《秋之白華》則向觀眾展示了瞿秋白與楊之華之間的革命羅曼蒂克,其在革命加戀愛的舊題中,呈現(xiàn)了新的人性的溫情和復雜,敘述的寬容與理解。
一、革命加戀愛的舊題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加戀愛的小說中,革命者參加革命的同時進行著戀愛,戀愛和革命兩不誤交錯發(fā)展,革命工作是戀愛的催化劑,戀愛是革命工作的推動力。不單是這個階段,在后來的主流文學中基本上都是這樣,無非是“革命”的主題詞會換成抗日戰(zhàn)爭中的“抗戰(zhàn)”,或者新中國時期社會主義“勞動”建設(shè),等等,一方面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這樣的戀愛模式符合主流話語要求文學反映時代主題,為政治服務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學的個人性、情感性也能在這一模式中得到適當?shù)谋憩F(xiàn),以致文學不被政治性全部覆蓋淹沒。
《秋之白華》同樣擁有革命加戀愛的故事情節(jié)。瞿秋白和楊之華的愛情與20世紀30年代的革命加戀愛驚人一致。這樣的故事模式在我們之前見過的文藝作品已是千篇一律,聰明美貌的知識女性楊之華在學習、工作中愛上了革命的領(lǐng)導者瞿秋白。但楊之華見瞿秋白非常繁忙,就認為“即使我愛他也不該打擾他,而面對日益復雜激烈的斗爭形勢,我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也應該全身心投入其中”,瞿秋白開始也是對這種愛情持猶豫狀態(tài),擔心不會給楊之華帶來幸福。這樣,影片將革命者的愛情生活置于革命工作需要的控制之下。
但關(guān)于瞿秋白與楊之華的愛情傳奇,有著不同的敘述回憶。楊之華的《回憶秋白》①只敘述了她和瞿秋白在上海大學的交往,對于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并沒有多少具體的記載。而楊之華的女兒瞿獨伊在敘述這段愛情時,有更詳盡的描述:“在斗爭中他們的感情愈發(fā)加深?!瓭u漸發(fā)覺瞿秋白對自己的感情有些異樣,而自己內(nèi)心對他的翩翩風度和絕世才華也十分傾慕,楊之華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回蕭山母親家里,暫時回避瞿秋白。面對著這人生的重大抉擇,瞿秋白也苦苦地思索:既然沈劍龍已經(jīng)背叛了楊之華,為什么我不能去愛?既然我真心地愛她,為什么不敢表示!她心里究竟怎么想的,也應該問個明白。于是趁放暑假的機會,瞿秋白也來到蕭山楊家?!雹谕ㄟ^瞿獨伊的回憶,我們發(fā)現(xiàn)瞿秋白在與楊之華的愛情交往中更占主動,而楊之華倒是猶豫彷徨,甚至是回避的。
但電影將楊之華敘述為主動,有幾個方面的考慮。首先,可以刻畫楊之華追求革命、追求解放的個性性格。為了顯示楊之華與前夫沈劍龍的分裂不是楊之華之過,影片介紹了沈劍龍是紈绔子弟,不思進取,在上海的楊之華還常給沈劍龍寫情書,而沈劍龍卻毫不珍惜隨便棄之,后由沈劍龍之父幫忙收拾后還給楊之華,這說明楊之華與沈劍龍的愛情裂痕主要原因不在于楊之華。而楊之華棄沈劍龍而伴隨瞿秋白正是女性解放的舉動。其次,這樣可以為瞿秋白愛上楊之華提供說明。影片展示了瞿秋白開始與楊之華也是同志關(guān)系,只是在瞿秋白的愛人王劍虹病逝之后才對楊之華產(chǎn)生愛情的。這說明瞿秋白愛上楊之華并不違背傳統(tǒng)道德。而楊之華因為受到前夫沈劍龍的背叛,對瞿秋白逐漸愛慕,這就使得二人的結(jié)合不至突然。其三,維護革命領(lǐng)袖的光輝形象。影片沒有書寫瞿秋白在戀愛之際的主動,而以楊之華為主動,可避開書寫領(lǐng)袖人物的不便性。影片更多是通過革命工作體現(xiàn)出二人的感情進展。例如革命志士黃仁被反動勢力打死犧牲后,在革命形勢發(fā)展極端惡劣之際,也正是革命伴侶楊之華與瞿秋白心有默契的溝通表白之時。
革命首要任務不是沖破封建倫理道德的束縛,而是重在砸碎舊的社會政治體制。所以,革命者的刻畫并不強調(diào)其在倫理道德上的先鋒性,即使正當破壞封建傳統(tǒng)道德,也要做適當?shù)难a充和說明,以獲得群眾(觀眾)對其革命活動的支持和認同。瞿秋白和楊之華都不是初婚,《秋之白華》予以了復現(xiàn),但導演很好掌控了這段愛情的敘述,就是這個道理!
二、溫情而又復雜的人性
《秋之白華》盡管借鑒了傳統(tǒng)革命加戀愛的題材模式,但沒有將革命領(lǐng)袖予以神話,讓觀眾覺得可敬而不可愛,而是在很多方面注重了瞿秋白性格的豐富性、復雜性,這主要通過瞿秋白處理“三角戀”的方式,對待楊之華的溫柔情長,把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體現(xiàn)出來。
愛情是極具個人性的情感行為,革命領(lǐng)袖的愛情生活多是搖曳多姿,色彩斑斕。遺憾的是歷來的文藝作品很少予以原生態(tài)展示,《秋之白華》一大亮點則是將瞿秋白、沈劍龍與楊之華的愛情糾葛予以了充分的藝術(shù)化再現(xiàn)。瞿秋白與沈劍龍在蕭山詩詞交往,傾心交談,使得沈劍龍自愧不如,為了對楊之華的愛,為了促成其與瞿秋白的結(jié)合,他揮筆寫下:“避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以此寄托自己的心意。而瞿秋白也情深意長寫到:“長恨語言淺,不及人意深,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沈劍龍最后題目:“借花獻佛”。然后影片顯出《民國日報》分別宣告瞿秋白與楊之華戀愛、沈劍龍與楊之華離婚、瞿秋白與沈劍龍結(jié)交為朋友的三條啟示。無論是瞿秋白、楊之華還是沈劍龍都讓我們看見了大寫的“人”的那種開闊豁達的胸襟,令人神往!
革命加戀愛的文藝作品很少展示革命領(lǐng)袖愛情生活中的私人隱私,但《秋之白華》將瞿秋白那種溫情似水的柔美流淌出來。當瞿秋白與楊之華確立了愛情關(guān)系之后,影片對瞿秋白情感的豐富性進行了表現(xiàn)。瞿秋白的刻字治印本是一絕,其巧妙地將瞿秋白與楊之華二人姓名中的名予以拆分而組合為秋之白華,以顯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深情地送給楊之華一枚刻著“贈我生命的伴侶”七個字的金別針。影片還將瞿秋白與楊之華在俄羅斯雪景中的歡笑與快樂予以浪漫化處置,將二人上海的離別演繹為那么溫情凄美的鏡頭,遍宇飄灑的雪花恰似惹人愁思的柳絮,斷腸而又凄楚。
革命領(lǐng)袖對革命的堅定果敢一直是革命加戀愛作品中的必備要素。但是在《秋之白華》中我們見到的是更多知識分子氣質(zhì)的革命領(lǐng)袖,影片中的瞿秋白比諸多“經(jīng)典”革命領(lǐng)袖更加復雜。這典型體現(xiàn)在他的獄中文章《多余的話》中。正因為這些矛盾的存在,也導致其犧牲后在黨內(nèi)評價的波折。而《秋之白華》后半部分正以《多余的話》為回憶敘述的依憑,這就將一個復雜的自我真實袒露在觀眾面前。他在革命志士黃仁犧牲的殘酷現(xiàn)實面前,質(zhì)疑自己啟發(fā)學生革命的合法性,覺得應該給他的學生更美好的未來和生活,而不是去死;他在臨死之際有著對美好生命的珍惜,“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偉的工廠和煙囪”,但是,他又必須舍棄自己的生命,他不會選擇一種“毀滅性的生存”,那樣只會長期給家人“帶來恥辱和痛苦”;在自己所從事事業(yè)所需要的果敢與自己文人柔弱性格之間,他都曾有過反省。這些超越當時時代的探求自問,在時過境遷的現(xiàn)在,我們方能見出那種知識分子內(nèi)省自足而又敢于殺身成仁的氣節(jié)情操。
三、包容與理解的敘述
在一般的革命加戀愛的文藝作品中,敘述方式是緊張逼人的,但是《秋之白華》卻是一種散文詩化的敘述方式,這淡化了革命的血雨腥風與磨刀霍霍。正如王宜文所說,這部影片“沒有強制觀眾去接受我要講述的這段歷史”③,敘述人在電影中更多體現(xiàn)了理解和寬容。
這種寬容理解體現(xiàn)在對非革命者不是非敵即友的排斥。在普通的革命加戀愛的文藝作品中,故事按照敵我分明的兩條線索展開,典型的二元對立的僵化思維。但《秋之白華》虛構(gòu)了一個人物,楊之華在上海大學的同學英語系的小軒,喜愛彭斯、泰戈爾的詩歌,正如她所朗誦的“我的瑪麗安睡在河邊樹叢中,請你們不要驚醒她的夢”。她追求自己的愛情,從家里逃婚出來,爭取多讀一點書,然后好嫁一個各方面條件較好的人。這種人在現(xiàn)代中國不乏其人,正如張愛玲多次諷刺過那種讀書為了嫁給有權(quán)有勢的“女結(jié)婚員”。后來在現(xiàn)實的一系列挫折下,小軒后悔了自己原來的逃婚,覺得這時候如果父母再強迫自己結(jié)婚就不再逃了。《秋之白華》對小軒的人生道路,并不是如張愛玲那樣諷刺譏嘲予以人生蒼涼的反思,而是以一種理解和尊重。人生的道路有千萬條,每個人的自我選擇只要沒有危害他人,都不妨予以包容性接納。楊之華并沒有認為每個人都非要革命不可,她對小軒說,“你喜歡讀書,就好好讀書”,并送給了小軒自己親人織的外套。
即使對反革命者影片也不是刻骨銘心的仇恨。殺害瞿秋白本非關(guān)押他的國民黨人士的本意,甚至也不是直接下達命令的某個個人的意圖。但是當這些人物處于一個系統(tǒng)和體制之中,殺害不殺害某個人已經(jīng)是帶有自我運轉(zhuǎn)機制的必然決定。正如瞿秋白所知道的那樣,他或者選擇死亡或者屈辱的活著。于是影片中勸降之人也不是那么猙獰可惡,他們與瞿秋白一樣都陷于了一個悖謬的時代場中,無可奈何。觀眾看完電影并不激起仇恨的焰火,而是一種惋惜感嘆。
更深層次的包容理解是對瞿秋白與楊之華的革命愛情以及瞿秋白的人格情操的欽佩與欣賞,所以在敘述的方式上也以唯美的哀婉敘述見長。影片以翻開楊之華的遺著《回憶秋白》為開頭,用楊之華的角度回憶二人愛情的萌生、發(fā)展以致結(jié)合;影片的下半部以瞿秋白的角度進行,以其撰寫的《多余的話》為中心。兩種敘述角度,恰似倆情人互訴衷腸,綿綿相思不絕如縷。這種欽佩與欣賞也體現(xiàn)在對瞿秋白與楊之華的造型上,無論是說話語氣還是服飾動作以及發(fā)型,無論是蕭山的水鄉(xiāng)景色還是上海大學的校園環(huán)境,甚至瞿秋白慷慨就義的場面,每一個細節(jié)、場景無不帶有精細描繪之感,有如工筆畫一般。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主題歌《攜手》文辭優(yōu)美,構(gòu)思精巧?!稊y手》巧妙地將瞿秋白與楊之華的姓名交織其中,喻示了兩人的真摯愛情和革命追求,而覓渡還是瞿秋白家鄉(xiāng)的一座橋。如此絕妙好詞在董潔和竇驍?shù)暮铣袘n傷綿長,影片余音繚繞言有盡而意無窮,給人以無限邈遠之感。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