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的技能訓練-音樂論文
作者:羅春文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28人氣:980
人們常說,不會呼吸就不會唱歌。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這些都是強調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在合唱中更驗證了這一點。
如何才能做到正確的呼吸呢?首先應要求歌唱的姿勢。坐時身體要直,不能靠椅背,不能坐得太實,雙腳著地,要有隨時起立離開座位的感覺。站立時,身體重心要保持平穩(wěn),兩腿不能彎曲,更不能搖晃。不能過分緊張,但也不能過于松懈,身體各器官都要進入積極、熱情的歌唱狀態(tài),面部表情自然、興奮、向上。
其次是呼吸的訓練。呼吸是歌唱的動力,可以先讓學生做純呼吸的練習,啟發(fā)學生用聞花的感覺來體會“深”而“松”的吸氣,吸好氣后一定要先保持住,然后再慢慢地吐氣,為了檢驗吐氣是否均勻可邊吐氣邊發(fā)“嘶”聲,同時,小腹收縮時一定要有向外擴張的感覺,這樣一“收”一“擴”恰恰形成了呼吸的支點。
最后是訓練合唱的呼吸,根據樂句的長短、強弱、快慢安排好呼吸,做到有意識的控制。合唱的呼吸有三種方法:1、整體呼吸,即全體合唱隊員同時呼吸、同時換氣,它是合唱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呼吸方式。2、聲部呼吸,這是以聲部為單位進行的呼吸和換氣,體現出聲部的相對獨立性,常用于復調性的合唱作品。3、循環(huán)呼吸,它要求每個相鄰的隊員不同時換氣,以保證在較長的樂句或樂段中,合唱的整體音響連續(xù)不斷。
二、發(fā)聲的技巧
合唱對聲音的要求是: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在基本要求個人聲音“平直”、“高位置”的基礎上,做到整體聲音的協調、平衡、統一。
吸氣之后聲音形成的一瞬間謂之起聲,要求起聲統一,這在合唱中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合唱訓練中最基本的要求是:齊、準、合。而“齊”的要求最先體現在“起聲”上。有了合理而準確的起聲,還要掌握不同的演唱方法,科學地運用發(fā)聲器官,充分發(fā)揮其功能,才能對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表達,從而豐富合唱的藝術表現力。
三、音準訓練
合唱是多聲部藝術,各聲部有各自的旋律進行方式,最終又匯集為和聲旋律,因此,合唱的音準訓練,必須抓住各聲部的旋律音準與合唱的和聲音準兩個重點來進行。各聲部的旋律音準訓練,要根據合唱隊的基礎與水平,選取相應程度的合唱曲中有一定難度的樂句或旋律片斷進行練習,注意重點訓練聲部的統一音準。而合唱的和聲音準訓練則可以從和弦練習和樂句練習這兩個方面來進行。
四、和諧訓練
和諧是合唱成功的關鍵。作為一種群體性的活動,不僅要求整體的和諧,而且要求分聲部的和諧以及演唱者個人之間的和諧。
1、共性的和諧所謂“共性”,是指每個聲部在齊唱的基礎上,從音色及發(fā)聲方法上達到統一與和諧。如何將一個群體眾多個性突出的合唱隊員訓練成具有共性的聲音?在實踐中,我認為采用自然狀態(tài)下人們的一些習慣性動作或常態(tài)反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半打哈欠的方法來練習打開口咽腔放松下巴,用聞花香和抽泣時的狀態(tài)體會胸腹聯合呼吸,模仿人在吃驚時常發(fā)出的“咦”、“啊”等音來訓練聲音位置,并體會從腹部到頭腔的體內變化和氣息的支撐點。通過這種科學方法訓練出來的聲音是“混聲”,聲音為“一條龍”,演唱時便能給人一種上下統一的感覺。
2、節(jié)奏的和諧在合唱中,聽眾往往從合唱團的整齊、準確進來與結束來衡量這個合唱團的水平如何。如果有一個人“遲到早退”就會破壞合唱藝術的完美。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這一作品,分為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要在鋼琴伴奏中準確的進來。倘若哪一個人搶拍或慢拍,整個作品便會給人松散的感覺,從而破壞了作品的藝術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訓練中首先強調每個人的“心拍”必須一致,只有“心拍”打準確了,才能展現合唱那整齊劃一的美。
五、字正與腔圓的技巧
歌唱要求字正腔圓,聲情并茂,正確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個重要基本功。要做到字正腔圓,就必須在平時多加強咬字和吐字的訓練。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頭(聲母)而言,就是把字頭的聲母,按一定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予以咬準。吐字是指字腹(韻母)和字尾(韻尾)而言,就是把字腹的韻母,按照不同的口形要求,予以引長吐準,并收清字尾。經過對字的發(fā)音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咬字吐字時,應該在元音飽滿準確的基礎上,強調一起一收的準確統一。熟練的咬字、吐字技巧,可以把歌唱得聲音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聽眾,生動形象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聲更富感染力。
合唱是人類音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藝術需要繼承,更需要創(chuàng)新。我們要扎根于本民族音樂文化的沃土,借鑒經驗,勇于探索,通過加強合唱教學,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合唱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演唱形式不斷地閃爍出奪目的光輝。
如何才能做到正確的呼吸呢?首先應要求歌唱的姿勢。坐時身體要直,不能靠椅背,不能坐得太實,雙腳著地,要有隨時起立離開座位的感覺。站立時,身體重心要保持平穩(wěn),兩腿不能彎曲,更不能搖晃。不能過分緊張,但也不能過于松懈,身體各器官都要進入積極、熱情的歌唱狀態(tài),面部表情自然、興奮、向上。
其次是呼吸的訓練。呼吸是歌唱的動力,可以先讓學生做純呼吸的練習,啟發(fā)學生用聞花的感覺來體會“深”而“松”的吸氣,吸好氣后一定要先保持住,然后再慢慢地吐氣,為了檢驗吐氣是否均勻可邊吐氣邊發(fā)“嘶”聲,同時,小腹收縮時一定要有向外擴張的感覺,這樣一“收”一“擴”恰恰形成了呼吸的支點。
最后是訓練合唱的呼吸,根據樂句的長短、強弱、快慢安排好呼吸,做到有意識的控制。合唱的呼吸有三種方法:1、整體呼吸,即全體合唱隊員同時呼吸、同時換氣,它是合唱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呼吸方式。2、聲部呼吸,這是以聲部為單位進行的呼吸和換氣,體現出聲部的相對獨立性,常用于復調性的合唱作品。3、循環(huán)呼吸,它要求每個相鄰的隊員不同時換氣,以保證在較長的樂句或樂段中,合唱的整體音響連續(xù)不斷。
二、發(fā)聲的技巧
合唱對聲音的要求是: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在基本要求個人聲音“平直”、“高位置”的基礎上,做到整體聲音的協調、平衡、統一。
吸氣之后聲音形成的一瞬間謂之起聲,要求起聲統一,這在合唱中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合唱訓練中最基本的要求是:齊、準、合。而“齊”的要求最先體現在“起聲”上。有了合理而準確的起聲,還要掌握不同的演唱方法,科學地運用發(fā)聲器官,充分發(fā)揮其功能,才能對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表達,從而豐富合唱的藝術表現力。
三、音準訓練
合唱是多聲部藝術,各聲部有各自的旋律進行方式,最終又匯集為和聲旋律,因此,合唱的音準訓練,必須抓住各聲部的旋律音準與合唱的和聲音準兩個重點來進行。各聲部的旋律音準訓練,要根據合唱隊的基礎與水平,選取相應程度的合唱曲中有一定難度的樂句或旋律片斷進行練習,注意重點訓練聲部的統一音準。而合唱的和聲音準訓練則可以從和弦練習和樂句練習這兩個方面來進行。
四、和諧訓練
和諧是合唱成功的關鍵。作為一種群體性的活動,不僅要求整體的和諧,而且要求分聲部的和諧以及演唱者個人之間的和諧。
1、共性的和諧所謂“共性”,是指每個聲部在齊唱的基礎上,從音色及發(fā)聲方法上達到統一與和諧。如何將一個群體眾多個性突出的合唱隊員訓練成具有共性的聲音?在實踐中,我認為采用自然狀態(tài)下人們的一些習慣性動作或常態(tài)反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半打哈欠的方法來練習打開口咽腔放松下巴,用聞花香和抽泣時的狀態(tài)體會胸腹聯合呼吸,模仿人在吃驚時常發(fā)出的“咦”、“啊”等音來訓練聲音位置,并體會從腹部到頭腔的體內變化和氣息的支撐點。通過這種科學方法訓練出來的聲音是“混聲”,聲音為“一條龍”,演唱時便能給人一種上下統一的感覺。
2、節(jié)奏的和諧在合唱中,聽眾往往從合唱團的整齊、準確進來與結束來衡量這個合唱團的水平如何。如果有一個人“遲到早退”就會破壞合唱藝術的完美。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這一作品,分為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要在鋼琴伴奏中準確的進來。倘若哪一個人搶拍或慢拍,整個作品便會給人松散的感覺,從而破壞了作品的藝術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訓練中首先強調每個人的“心拍”必須一致,只有“心拍”打準確了,才能展現合唱那整齊劃一的美。
五、字正與腔圓的技巧
歌唱要求字正腔圓,聲情并茂,正確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個重要基本功。要做到字正腔圓,就必須在平時多加強咬字和吐字的訓練。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頭(聲母)而言,就是把字頭的聲母,按一定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予以咬準。吐字是指字腹(韻母)和字尾(韻尾)而言,就是把字腹的韻母,按照不同的口形要求,予以引長吐準,并收清字尾。經過對字的發(fā)音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咬字吐字時,應該在元音飽滿準確的基礎上,強調一起一收的準確統一。熟練的咬字、吐字技巧,可以把歌唱得聲音準確,清晰地傳達給聽眾,生動形象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聲更富感染力。
合唱是人類音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藝術需要繼承,更需要創(chuàng)新。我們要扎根于本民族音樂文化的沃土,借鑒經驗,勇于探索,通過加強合唱教學,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合唱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演唱形式不斷地閃爍出奪目的光輝。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2025-2026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為什么發(fā)表論文都不開雜志社的發(fā)票呢?
- 2021-2022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列表(2023-2024年度)南大核心目錄
-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新聞網站媒體的發(fā)展路徑
- 創(chuàng)新與繼承:70周年獻禮片“三杰”研究
- 人本導向下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思路探索——以上海松江區(qū)中山街道老城區(qū)為例
- 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 從框架理論看“中國學習的人”
- 互聯網環(huán)境下古都洛陽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探析
期刊知識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