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中人稱變換的必然性和巧妙性-文學論文
瀑一綠。作者抒發(fā)內心的喜愛之情,也是始自梅雨潭,繼之梅雨亭、梅雨瀑,終于梅雨潭的綠。在這個抒情過程中,作者內心的喜愛之情猶如流水一般,由小到大,由緩到急,最后到不可遏止之時,人稱突然由“她”變?yōu)椤澳恪?,直接面對“綠”傾訴了。此真可謂別出心裁。
1、感情抒發(fā)出現(xiàn)高潮?!毒G》中,作者先贊美梅雨潭、梅雨亭、梅雨瀑,為贊美綠進行情感渲染。然后,一連運用五個比喻從綠的形態(tài)、光亮、質地、顏色等方面濃筆描繪,極力抒發(fā)對綠的喜愛之情。僅此不足以表達胸臆,又把梅雨潭的綠與北京什剎海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進行對比,驚詫梅雨潭的綠是不濃不淡、不明不暗,把對綠的喜愛之情推到高潮。至此,作者并不罷手,而是另辟蹊徑,突然改變了人稱:“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接下來,作者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一連使用了九個“你”字,極盡贊頌之辭,把內心的喜愛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此時,作者抒發(fā)感情也達到了頂峰。
二、巧妙性
(丄)人稱變換之前,作好感情鋪墊。
《綠》的第二段中,作者先寫梅雨潭,表達對梅雨潭的喜愛。接著寫梅雨亭,表達對梅雨亭的喜愛。再寫梅雨瀑,表達對梅雨瀑的喜愛。這三重“喜愛”,層層推進,為表達對綠的喜愛作好鋪墊。這可以稱作第一層鋪墊。第三段中,作者先對綠進行正面描繪,極力贊美綠“著實可愛”。再從側面進行對比描寫,進一步抒發(fā)對綠的喜愛。這可以稱作第二層鋪墊。有了以上兩層堅實的抒情基礎,作者緊接著水到渠成地改變了人稱。
2、人稱變換之前,把“綠”擬人化。
《綠》中,朱自清先把梅雨潭“隨風飄散”的水花比擬為一個淘氣的娃娃:“^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接著,又把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比擬為一個美麗姑娘,她“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接下來在五個“她”字的連用后,自然地由第三人稱變?yōu)榈诙朔Q:“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
朱自清在人稱變換之前把“綠”擬人化,就賦予了“綠”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隨后,改變人稱為“你”,面對面地展開交流,自然貼切,毫無牽強之感。
3、人稱變換之前,直接呼喚“綠”。
《綠》中,在由“她”變?yōu)椤澳恪敝?,有兩處直呼。第一處:直呼“綠”的代稱“可愛的”,然后人稱變換:“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第二處:直呼“那醉人的綠呀”,緊接著改變人稱:“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舍不得你;我怎能舍得你呢?一^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
朱自清在人稱變換之前的直接呼喚,是設了一個“引子”。它引出了人稱的改變。同時,也是發(fā)一個“信號”。它提醒讀者注意將要改變人稱了。這樣,既避免了人稱混亂,意思不清:又使文章錦上添花,收到了更理想的藝術效果。此真可謂是匠心獨運。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