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中學音樂教學數字化應用的政策解讀與國際比較-教學論文

作者:浙江省奉化中學—范波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3-01人氣:953

199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在人才培養(yǎng)中提出了“美”的要求。教育方針就形成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智育、德育、美育、體育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2002年11月,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12007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中學音樂課也要與時俱進,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運用高科技技術,先進設備于中學音樂教學中已經刻不容緩。
二、音樂課程標準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實施以后,上至各級音樂教育專家和領導,下至各位在校音樂教師,都把目光集中投向了音樂教學的前沿陣地一音樂課堂。從這部音樂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各類學校的音樂教學方式與手段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以借助鋼琴、磁帶、粉筆、黑板、卡座錄音機和教師個人的一張嘴等為主要教學工具的傳統(tǒng)音樂課教學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兑魳氛n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優(yōu)點為教學服務。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音樂,教師加強對學生在廣播、影視、網絡上學習音樂的指導。’《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中第四條闡述:“學校的網站、廣播站、電視臺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資源,也是建設校園精神文明的窗口之一,應配合音樂課堂教學,經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樂,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各種形式的音樂和音樂教學交流能有效促進課程資源信息的溝通,應積極開發(fā)和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利用網絡交流課程資源?!?1。1
同樣在歐洲的瑞典,政府也于1998年通過政府提交《學習的工具一全國中小學實施信息通訊技術計劃》13〗,其主要任務也是倡導全國各校甚至整個歐洲的校園網建設,提高各校教師和學生的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利用數字化技術,為殘障等不同的學生提供吏好的學習條件。
在德國,2005年5月,共投入1億馬克來培養(yǎng)信息技術人才。在德國,“信息技術被看做是促進學習體制改革的四個關鍵性領域之一?!痎4】另外還有澳大利亞也推出的十大教育
目標,其中之一是對學生應用電腦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
要求。
在亞洲,比較發(fā)達的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在信息技術這一塊有突飛猛進的變化。首先日本實施的“百所學校聯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鞍岩话俣嗨行W全聯接在英特網上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一通過網絡的交互式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全日本廣泛甚至全球化的信息交流,來增強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處理能力。1151
在韓國,政府在新世紀也發(fā)布了推進信息化教育的計劃,韓國在2000年投入5678億韓元用來建設全國各學校的信息化教育。“為各中小學校提供電腦,為各位在校教師配置電腦,為各校的班級裝上收錄機’用來改進學校的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并在全國的7400多所學校建立校內網。
新加坡則制定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規(guī)劃》。該國政府在世紀之交,投入資金20億新元為學校全面配置電腦,軟件,網絡,材料以及展開教師相關的培訓工作。這個規(guī)劃的目標是在新世紀開始的幾年內,實現校內每兩位學生能擁有―臺電腦,30^的課程使用電腦上課,教師與小學四年級以上學生用電子郵件,校內所有的學習場所都有網絡,學生及教師能方便快捷地獲取學習資料。
另外,東南亞國家馬拉西亞政府也投資115美元制定了“多媒體超級走廊”計劃:“對中小學明確提出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的學習場所的設備要與國際接軌,在圖書館、科技實驗室等地方配備電腦設施,網絡接入等,為學生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大好基礎。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新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