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詞匯對現代漢語詞匯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使用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ヂ摼W在逐漸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同時,也對人們日常交往的語言產生著一定的影響,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網絡上開始形成了經常使用的網絡詞匯。這些網絡詞匯的出現,打破了我國傳統(tǒng)漢語詞匯的一些固定的表達方式,這在對現代詞匯的發(fā)展帶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對現代詞匯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一、網絡新詞語的特點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各種網絡詞匯層出不窮。例如,由“網”單個字按漢語造詞規(guī)律就衍生出“網民”、“網址”、“網友”、“網戀”等大量新詞。網絡文化背景下新詞語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主要表現在外來詞的大量涌現、方言詞的滲透和詞綴化新詞的出現等方面。在發(fā)展過程中網絡詞匯呈現出了自己的鮮明特點:
(一)出現大量外來語
網絡的全球化使不斷產生的新詞語中有很多都是外來詞,這是社會的時尚, 網絡最先將這個時尚推廣普及。網絡時代介入漢語的外來語,大體上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借形詞,即對外來詞進行原形移植,其中原形縮略詞居多。這種方式 主要用于專有名詞、術語等。如CT (Computeriz Tomography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BBS( Bullet in Borad System)等。二是部分西文字母加上漢字構成的混合詞,這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漢字在前字母在后,如卡拉OK等;一種是字母在前漢字在后,如AA制、IT人才、E時代等。三是音譯詞:如酷(cool)、黑客(hacker)、伊妹兒( E-mail)等。四是部分音譯詞:如吧女(bargirl)、因特網(Internet)等。五是音譯加上表義類語素:如艾滋病(AIDS)、爵士樂(Jazz)等。六是直譯詞,如熱狗(hot dog)、軟飲料(soft drink)、代溝(generation gap)等。這些體現了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二) 網絡詞匯龐雜多樣
網絡詞匯產生的渠道多,中英文夾雜,普通話閩粵語并存。有源于英語的(例如聯想事業(yè)部把PC產品定位為internet的終端設備),有源自港臺的說法(例如用“美眉”指代“妹妹” 就因為港臺地區(qū)缺少輕聲音節(jié),“恐龍”、“青蛙”的說法則起源于臺灣大學校園),還有武俠小說詞語(例如網頁的編輯自稱“小編”是仿“小生”造詞)、流行語、俗語等。
(三)詞形數字化
隨著數字化通訊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數字詞語也融入了當代漢語日常話語中,這在形式上打破了現代漢語書面語以漢字為主的格局。在數字語言中,一部分人通過豐富的想象,把抽象的數字經過排列組合以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甚至還創(chuàng)造了一些數字句子。如:詞語:809(保齡球)、1573 (一往情深)、7456 (氣死我了)、520(我愛你);句子:246437 (愛是如此神奇)、1314925 (一生一世就愛我 )、5120,59487(我要愛你,我就是白癡)等等。這些字符化的語言,因其拼音讀法與漢字讀音十分接近,意蘊無窮而表意詼諧活潑,讀起來妙趣橫生,成為現代漢語中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四) 詼諧性和幽默化
面對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一些人在閑暇之余,往往在網絡這一虛擬世界中尋找釋放壓力的方法,而網絡語言本身的詼諧、幽默則與這些人的心理需求相迎合,由此則造成了網絡流行語的大量傳播及使用。這些人在使用這些網絡流行語時,由于沒有語法的限制,從而在精神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放松,由此造成了網絡語言的大面積使用。例如:一些人在上網聊天的過程中,往往習慣將“悲劇”打成“杯具”,而在百度的解釋中,也“順其自然”地將“杯具”解釋成“悲劇”的諧音。網絡上流傳這樣的話“人生是張茶幾,上面放滿了杯具”。利用網絡語言的幽默詼諧打破了傳統(tǒng)語言的單調平庸。
二、網絡詞匯對對現代漢語詞匯的影響
網絡流行語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反映我們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的變化,它生動、形象、簡約、幽默,在方便人們交流的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現代漢語的詞匯。但是在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網絡流行語在具備相應優(yōu)勢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漢語詞匯造成了相應的影響。
(一) 積極影響
首先網絡詞匯極大地豐富了現代漢語詞匯,拓展了漢語詞匯學的視野?!熬W絡語言是漢語語言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一種語言變體,是漢語詞匯的外圍部分,它可與內核部分的基本詞語相輔相成,互不取代?!本W絡詞匯在現代漢語詞匯的基礎上衍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對漢語詞匯在當前社會“失語”的彌補及補充。網絡詞匯以全新的構詞方式挑戰(zhàn)傳統(tǒng)漢語詞匯體系,將外來詞匯靈活的融入現代漢語詞匯體系,可以說這給外來詞匯本土化及現代漢語詞匯發(fā)展提供了極好契機和較佳途徑。
其次,網絡詞匯的出現是推進現代漢語詞匯體系變革的積極力量。在追求個性、解放個性的這樣一個時代,網絡詞匯的“推陳出新”,與其說是向傳統(tǒng)漢語詞匯提出了新挑戰(zhàn),不如說是對其的改革和推動。網絡詞匯的新,不僅是對傳統(tǒng)漢語詞匯學的顛覆,更是對傳統(tǒng)詞匯體系的積極改造,使其更適應信息時代的變化要求。此外,生動、活潑的網絡詞匯有助于緩解當前由于貧富差距和社會流動分層所引發(fā)的緊張和高壓的社會氛圍,這也有利于為漢語詞匯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最后,網絡詞匯的產生和發(fā)展,引發(fā)人們對應用語言學的關注和研究,而應用語言學和語言文字應用的發(fā)展將進一步推動現代漢語詞匯的研究及應用?!爱斍罢Z言文字應用研究的宗旨應該是研究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如何使我們的語言學研究應用語言學研究更具活力,研究如何使我們的語言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闭Z言教學是漢語詞匯傳播與普及的重要手段,應用語言學的進步能夠為漢語詞匯帶來新的突破,使其在可行性和實際操作性上有更大的提高。
(二)消極影響
1、改變了現代漢語詞匯的原意
網絡流行語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現代漢語詞匯的本意,不僅誤導了人們對現代漢語詞匯的解釋,同時還對漢語詞匯的本意進行了扭曲。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隨著網絡流行語的發(fā)展,人們在習慣的同時,逐漸對現代漢語詞匯的本意發(fā)生了誤解,例如:網絡流行語“給力”,隨著人們的頻繁使用,在現代漢語詞匯中多解釋為“很好”、“?!?、“很帶勁”、“酷”、“棒”、“很有意思”等。由此改變了漢語詞匯的原意。其次,一些網絡流行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改變了人們對現代漢語詞匯的正常使用。例如:網絡流行語“有木有”,在日常解釋中多為“有沒有”,如此,不僅從根本上更改了“有沒有”的字形,同時還改變了“有沒有”的字音。
2、阻礙了現代漢語詞匯的正常傳播
隨著網絡流行語的快速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現代漢語詞匯的正常傳播。網絡媒體是現今最重要的信息傳播平臺,網絡流行語大行其道的傳播,迫使現代漢語詞匯網絡傳播,進入了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現代漢語詞匯的網絡傳播狀態(tài),正可以用網絡流行語“傷不起”來形容?!皞黄稹本W絡流行語意為個體本身屢屢受傷,傷痕累累,已經經不起折騰,經不起傷害。據調查,我國的網民結構以青年人為主,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學歷大多為??苹蛘弑究埔陨?,收入以中高收入為主。這樣一個特殊年齡的網民群體,正處于現代漢語教育中最為關鍵的時期,而網絡流行語對其現代漢語教育卻造成了阻礙。
三、結語
季羨林先生曾說:“中華文化這一條長河,有水滿的時候,也有水少的時候,但卻從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笔澜缟蠜]有哪一種語言是靜止不動的,有容量的語言才是豐富的語言。在當今網絡時代,毋庸置疑,網絡的普及及傳播的確使我國的傳統(tǒng)語言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但同時漢語言又在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在吸收、容納、生產新詞新語的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表現力。對于網絡文化背景下錯綜復雜的漢語言現象,我們語言工作者絕不能簡單地用對錯來輕易判斷,更不能因其有上述問題而大驚小怪。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