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德育中引入音樂的探究-音樂論文
作者: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謝建平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2-14人氣:954
一、運用音樂的無窮感染力,培養(yǎng)學生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
英國詩人馬‘普頓爾說過:“音樂的力量能馴服兇猛的野獸,能使野豬收斂怒容,能使雄獅火氣頓消,對著歌聲洗耳恭聽?!币虼?,有人說音樂是天使的演說,我們經(jīng)??梢月牭胶⒆觽儾挥勺灾鞯睾叱∏?;剛剛出生的嬰兒隨著媽媽的歌聲本能地扭動身體、手舞足蹈;呀呀學語的小孩能哼唱完整的樂曲……
我班有個叫李明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平時少言寡語,開學已經(jīng)兩個多月,他幾乎沒有主動和其他同學打過招呼。而同學主動向他打招呼,他也只是淡淡地應和一聲,別人問一句,他決不會多答第二句。他的同桌覺得他太古怪了,提出不想和他這樣缺少趣味的人坐在一起。經(jīng)過幾次深入的談話,我終于了解到,他原來是個很開朗的小男孩。小學時,有一次他參加唱歌比賽,由于緊張而唱錯,受到同學們善意的嘲笑,從此他就再也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xiàn)自己了。真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深知這種心理陰影對他意味著什么。于是,我向他分析了這種心理的危害,鼓勵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要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里重塑自信,展示自我魅力。我又利用課余時間陪他一起訓練他最拿手的歌曲,讓他在家里收看中央三套節(jié)目里的模擬想象在大庭廣眾演唱的情景。后來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在班會活動中進行演唱,他終于跨過了心理難關,唱得很投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獲得了大家經(jīng)久的掌聲。從此,自信、陽光重新洋溢在他的臉上,積極參與班級事務,他也變得樂于交流了,有了很多的朋友。
二、在集體活動中,用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集體和團隊意識以及合作意識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利用歷史課堂的教學優(yōu)勢,在教學《難忘九一八》一課時,播放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讓學生們想象那戰(zhàn)火紛飛的苦難歲月和崢嶸年代,回憶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金戈鐵馬、戎馬一生的滾滾激情,深刻理解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追求國家的獨立和富強、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拋頭顱、灑熱血,甘于犧牲一切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教學《新中國成立》一課時,在結尾處播放《愛我中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教學《寧為戰(zhàn)死鬼,不為亡國奴》時,講述全國地域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都入到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洪流之中,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牢固認識,筆者播放了《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兒童團》,讓學生們回顧自己小學入隊(少先隊)時的光榮情景和激動人心時刻,重溫少先隊隊規(guī)。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同時引導學生遵守校紀班規(guī),消除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想認識和對法紀法規(guī)的抵觸情緒。學生在聽、賞的過程中,深刻地理解了舊社會沉重枷鎖下人民不堪忍受的生存狀態(tài),從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深刻理解了要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跟著共產(chǎn)黨團結奮斗鬧革命,翻身做主人的必然性,真正理解了“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就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的歷史結論。
三、開展音樂講座或游戲,幫助學生形成規(guī)則意識、法律意識
音樂是和諧的藝術,他本身包含著內(nèi)在的音律。在一首完整的音樂中,只要音色稍有不對,就會破壞整個音樂的和諧。歷史上著名典故“曲有誤,周郎顧”,就對此作了最好的注解和詮釋。三國時期的周瑜不但學識淵博,而且精通音律,即便是在醉酒之時,只要有人彈奏的曲子里有一丁點錯誤,他都能聽出分毫,從而停止舞蹈,回頭張望、示意。對學生進行一些音律知識方面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對美好音樂的追求中,潛移默化地對規(guī)則產(chǎn)生尊敬,這比政治教學中的空對空、落不到實處的空洞說教,效果要好得多的多。這個道理同樣可以引申和運用到政治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中來。比如:我在組織關于“權利與義務”一節(jié)知識的教學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權利和義務意識,使他們真正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深刻認識到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系,就播放了軍旅歌曲《說句心里話》、《一二三四歌》、《血染的風采》、《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等,在激昂奮進、鏗鏘有力的樂曲中,學生們(尤其是男生們)一個個都豪情滿懷,不由自主地跟著唱響了嘹亮的歌聲。事后證明,這節(jié)課學生們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并且能很靈活地加以運用。
四、用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驛站,爸爸和媽媽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在家里,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無限愛意和無私奉獻。然而,不少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認為爸爸、媽媽這樣做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的。平時很少反思其中的艱辛、掛牽和細心,也并不珍惜父母給予的關懷與愛護,總是目之為“煩人的嘮叨”,更加不懂得要回饋給爸爸和媽媽以自己的關懷、尊敬和孝順。針對這種代差、代溝,怎樣使學生能夠換位思考,體諒父母理解父母呢?這是所有政治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應該擔負起來的責任。我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媽媽再愛我一次》、《魯冰花》、《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經(jīng)典電影〔或片段〕,學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魯冰花》,再聯(lián)系學生所熟知的當代新歌《常回家看看》等,(或結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文章《背影》等〕,學生們都對深沉的父愛、母愛有了國家深刻具體、多維立體、豐富飽滿的認識,紛紛發(fā)言表態(tài)說要在家里多承擔一些家務活,為父母多分擔一些負擔,多與父母談心聊天,寬慰父母的心靈。班長還發(fā)起組織了一個“一周孝敬”活動,他們比以前國家體諒父母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淘氣、嬌氣那樣霸道、蠻橫了,好幾位家長也為自己獨生兒女的變化而驚訝、感動。我想,只要學生家庭責任感確立了,其他更高一層的社會責任感也就有了生長的堅實基礎和肥沃土壤。
在德育中滲透音樂,在音樂中滲透德育,在教學中能實現(xiàn)德育和音樂的雙贏??傊?,在德育過程中,適當引入音樂,把德育教育和音樂元素進行最佳結合,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學生獲得心靈和美感的雙重收獲。
英國詩人馬‘普頓爾說過:“音樂的力量能馴服兇猛的野獸,能使野豬收斂怒容,能使雄獅火氣頓消,對著歌聲洗耳恭聽?!币虼?,有人說音樂是天使的演說,我們經(jīng)??梢月牭胶⒆觽儾挥勺灾鞯睾叱∏?;剛剛出生的嬰兒隨著媽媽的歌聲本能地扭動身體、手舞足蹈;呀呀學語的小孩能哼唱完整的樂曲……
我班有個叫李明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平時少言寡語,開學已經(jīng)兩個多月,他幾乎沒有主動和其他同學打過招呼。而同學主動向他打招呼,他也只是淡淡地應和一聲,別人問一句,他決不會多答第二句。他的同桌覺得他太古怪了,提出不想和他這樣缺少趣味的人坐在一起。經(jīng)過幾次深入的談話,我終于了解到,他原來是個很開朗的小男孩。小學時,有一次他參加唱歌比賽,由于緊張而唱錯,受到同學們善意的嘲笑,從此他就再也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xiàn)自己了。真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深知這種心理陰影對他意味著什么。于是,我向他分析了這種心理的危害,鼓勵他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要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里重塑自信,展示自我魅力。我又利用課余時間陪他一起訓練他最拿手的歌曲,讓他在家里收看中央三套節(jié)目里的模擬想象在大庭廣眾演唱的情景。后來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在班會活動中進行演唱,他終于跨過了心理難關,唱得很投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獲得了大家經(jīng)久的掌聲。從此,自信、陽光重新洋溢在他的臉上,積極參與班級事務,他也變得樂于交流了,有了很多的朋友。
二、在集體活動中,用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集體和團隊意識以及合作意識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利用歷史課堂的教學優(yōu)勢,在教學《難忘九一八》一課時,播放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讓學生們想象那戰(zhàn)火紛飛的苦難歲月和崢嶸年代,回憶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金戈鐵馬、戎馬一生的滾滾激情,深刻理解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追求國家的獨立和富強、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拋頭顱、灑熱血,甘于犧牲一切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教學《新中國成立》一課時,在結尾處播放《愛我中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教學《寧為戰(zhàn)死鬼,不為亡國奴》時,講述全國地域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都入到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洪流之中,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牢固認識,筆者播放了《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兒童團》,讓學生們回顧自己小學入隊(少先隊)時的光榮情景和激動人心時刻,重溫少先隊隊規(guī)。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同時引導學生遵守校紀班規(guī),消除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想認識和對法紀法規(guī)的抵觸情緒。學生在聽、賞的過程中,深刻地理解了舊社會沉重枷鎖下人民不堪忍受的生存狀態(tài),從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深刻理解了要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跟著共產(chǎn)黨團結奮斗鬧革命,翻身做主人的必然性,真正理解了“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就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的歷史結論。
三、開展音樂講座或游戲,幫助學生形成規(guī)則意識、法律意識
音樂是和諧的藝術,他本身包含著內(nèi)在的音律。在一首完整的音樂中,只要音色稍有不對,就會破壞整個音樂的和諧。歷史上著名典故“曲有誤,周郎顧”,就對此作了最好的注解和詮釋。三國時期的周瑜不但學識淵博,而且精通音律,即便是在醉酒之時,只要有人彈奏的曲子里有一丁點錯誤,他都能聽出分毫,從而停止舞蹈,回頭張望、示意。對學生進行一些音律知識方面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對美好音樂的追求中,潛移默化地對規(guī)則產(chǎn)生尊敬,這比政治教學中的空對空、落不到實處的空洞說教,效果要好得多的多。這個道理同樣可以引申和運用到政治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中來。比如:我在組織關于“權利與義務”一節(jié)知識的教學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權利和義務意識,使他們真正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深刻認識到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系,就播放了軍旅歌曲《說句心里話》、《一二三四歌》、《血染的風采》、《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等,在激昂奮進、鏗鏘有力的樂曲中,學生們(尤其是男生們)一個個都豪情滿懷,不由自主地跟著唱響了嘹亮的歌聲。事后證明,這節(jié)課學生們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并且能很靈活地加以運用。
四、用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驛站,爸爸和媽媽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在家里,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無限愛意和無私奉獻。然而,不少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認為爸爸、媽媽這樣做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的。平時很少反思其中的艱辛、掛牽和細心,也并不珍惜父母給予的關懷與愛護,總是目之為“煩人的嘮叨”,更加不懂得要回饋給爸爸和媽媽以自己的關懷、尊敬和孝順。針對這種代差、代溝,怎樣使學生能夠換位思考,體諒父母理解父母呢?這是所有政治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應該擔負起來的責任。我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媽媽再愛我一次》、《魯冰花》、《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經(jīng)典電影〔或片段〕,學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魯冰花》,再聯(lián)系學生所熟知的當代新歌《常回家看看》等,(或結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文章《背影》等〕,學生們都對深沉的父愛、母愛有了國家深刻具體、多維立體、豐富飽滿的認識,紛紛發(fā)言表態(tài)說要在家里多承擔一些家務活,為父母多分擔一些負擔,多與父母談心聊天,寬慰父母的心靈。班長還發(fā)起組織了一個“一周孝敬”活動,他們比以前國家體諒父母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淘氣、嬌氣那樣霸道、蠻橫了,好幾位家長也為自己獨生兒女的變化而驚訝、感動。我想,只要學生家庭責任感確立了,其他更高一層的社會責任感也就有了生長的堅實基礎和肥沃土壤。
在德育中滲透音樂,在音樂中滲透德育,在教學中能實現(xiàn)德育和音樂的雙贏??傊?,在德育過程中,適當引入音樂,把德育教育和音樂元素進行最佳結合,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學生獲得心靈和美感的雙重收獲。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