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理論的數(shù)學課教改效果的研究
摘要:知理論是指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由認知知識、認知體驗、認知監(jiān)控組成。知理論是國際教育心理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探清其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采用等組實驗法,選擇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法,進行知理論對數(shù)學課教學影響的實驗研究,結果用SPSS17.0分析。發(fā)現(xiàn):應用知理論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和目標策略認知水平,改變他們的認知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主動性,能明顯提高學生語、數(shù)、英三科成績(均P<0.05)。
關鍵詞: 知理論,數(shù)學課,教改,研究
一、研究意義
自美國心理學家弗萊維爾首先提出元認知概念后,元認知理論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國際教育心理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它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其思維品質、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據(jù)王眾杰、呂芳等的研究表明,在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知理論,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元認知結構,加深對數(shù)學問題解決的理解,并把數(shù)學問題闡述清楚,同時有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2]對知理論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進行研究,試圖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書育人”任務,具有深遠意義。
二、理論依據(jù)
(一)、 費拉維爾(J.H.Flavell)的元認知理論認為:元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結果或與之相關的活動的認知,其實質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主體對自身的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 [3]
(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決定學習結果的關鍵因素,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師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有意義建構。 [4]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等組實驗法為主要研究方法,文獻調查法用于搜查文獻資料。等組實驗法:以上學期末考試平均成績?yōu)榍皽y成績,在七年級選擇成績相當?shù)模?)、(4)兩個班的學生作為觀察對象,兩班學生學語、數(shù)、英三科前測成績結果用t檢驗,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3)班為對照組,學生55名,男生28名,女生27名;(4)班為被試組,學生54名,男生28名,女生26名。以本學期末語、數(shù)、英三科平均成績?yōu)楹鬁y成績,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學生成績的差異,用SPSS17.0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分析兩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科成績的影響。
四、內容與過程
(一)、 教學內容 以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為主要內容。
(二)、教學過程 對照組按常規(guī)課堂教學要求進行。被試組在常規(guī)課堂教學基礎上,按照知理論的要求,每位學生發(fā)一份元認知訓練的自我提問單,教師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要求,引導學生在解題中應用自我提問法,要求他們運用出聲思考方法解決課堂問題。自我提問單的內容包括:1、審題階段提問:本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的結論是什么?題目中出現(xiàn)了哪些關鍵詞或概念?怎樣理解它們?有隱藏的條件嗎?見過類似的題目嗎?2、探索階段提問:根據(jù)結論要求運用到哪些定理(或公理、定義)?利用這些定理的條件是什么?所需的條件具備了嗎?是否應用了所有的已知條件?用到隱藏條件嗎?3、表述階段提問:寫出解題的詳細步驟,闡述每一步的依據(jù)或理由,這些依據(jù)或理由是否一定成立?4、反思階段提問:本題屬于哪類題?能舉出與本題解題方法相同或相似的例子嗎?還有其它更好的解題方法嗎?
五、結果
(一)、兩組學生數(shù)學、語文、英語三科后測成績結果見表一。
表一 兩組學生三科后測成績比較(滿分100分,x±s)
|
數(shù)學 |
語文 |
英語 |
對照組 |
64.62±16.43 |
61.84±14.29 |
56.84±18.24 |
被試組 |
69.89±18.50 |
67.71±13.44 |
59.56±18.80 |
t值 |
8.27 |
3.44 |
2.21 |
P值 |
<0.01 |
<0.01 |
<0.05 |
(二)、兩組學生數(shù)學后測成績優(yōu)秀率、合格率見表二。
表二 兩組學生數(shù)學優(yōu)秀率、合格率比較
項目 |
優(yōu)秀(≥90分) |
合格(≥60分) | ||
人數(shù) |
百分比 |
人數(shù) |
百分比 | |
對照組 |
4 |
7.27 |
29 |
52.73 |
被試組 |
11 |
20.37 |
40 |
74.07 |
值 |
3.94 |
5.35 | ||
P值 |
<0.05 |
<0.05 |
六、討論
(一)、基于知理論的數(shù)學課教改可以提高學生數(shù)學成績
由表一可見,被試組數(shù)學平均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0.05)。被試組高分層學生的比例明顯比對照組多,其中分數(shù)≥90分的學生比對照組多7人,分數(shù)≥60分的學生40人比對照組多11人,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0.05),見表二。從課堂表現(xiàn)觀察,被試組學生的課堂反應比較激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均較高,他們的解題思路比較明確。根據(jù)馬文華等研究,元認知的作用在于,它能使數(shù)學問題解決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性和明顯的策略性,并能夠強化解題在數(shù)學問題中的主題意識。[5]說明通過元認知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提高他們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能力,提高積極主動性,最后實現(xiàn)提高學習成績。
(二)、基于知理論的數(shù)學課教改可以同時提高學生語文、英語學習成績
從表二可見,被試組語文、英語平均分均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均具有顯著意義(均P<0.05),說明應用知理論的數(shù)學課教學不僅對數(shù)學科成績有明顯促進作用,對語文、英語科的學習成績也有明顯促進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由于初中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還未能擺脫小學教育的影響,他們對中學階段的學習目的、學習任務、學習方法等還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應用元認知理論進行數(shù)學課教學,通過元認知訓練的自我提問單,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和目標策略認知水平,改變他們的認知策略,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主動性,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謝芳.元認知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與培養(yǎng)[J].新課標研究.2009.1.第127、128頁
[2] 王眾杰,呂芳等.元認知理論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意義[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4.第28卷第2期.第139頁
[3] 曹勇兵.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J].數(shù)學教學通訊[教師版].2005.6.第18-19頁
[4] 李士琦,PME.數(shù)學教育心理[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第9頁
[5] 馬文華,張彪.元認知與數(shù)學教學[J]. 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第46-47頁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