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學生“打亂”了我的課
摘要:從一堂被學生“打亂”了的課說開去,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捕捉住稍縱即逝的生成性資源,進行學情研判,調整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感悟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他是學習的主體,可以組織和引導好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
關鍵詞 反思 ,厭學,備學生,學習主體,以學定教,
一、案例描述
師:今天我們復習一下線面、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質定理的運用,請同學們填一下知識梳理。
生:老師我們都忘了(表情:笑嘻嘻的)
師:沒關系,忘了才要復習嘛?我們一起看。(PPT打出線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內容)
生:有的填寫,有的看屏幕,有的漫不經心。
師:誰能根據定理畫個圖,用圖形語言表示一下這個定理的內容?
生:少數同學動了動筆
師:誰能用符號語言來描述一下這個定理?
(師生合作完成符號語言的描述)
---------------
這是我們全校文化課最薄弱的一個班,很多同學厭學情緒嚴重。基于這樣的一個學情,我的教學計劃是:
(1)10分鐘梳理一下知識
(2)30分鐘對四個定理做簡單的運用,其中設計四個簡單的例題,以及相應的四個簡單的練習。
(3)5分鐘 小結強調【1】“在推證線面平行時,一定要強調直線不在平面內,否則會出現錯誤”?!?】“把線面平行轉化為線線平行時,必須說清經過已知直線的平面與已知平面相交,則直線與交線平行。【3】把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解答過程中敘述的步驟要完整,避免因條件書寫不全而失分。學會應用“化歸思想”進行“線線問題、線面問題、面面問題”的互相轉化,牢記解決問題的根源在“定理”。
二、課后反思
本課預設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定理的運用。課堂實錄是出師不捷。一上來,學生一問三不知。在知識梳理上就花去了接近25分鐘的時間。之前預設的例題、練習、學法指導自然是無法完成了。這堂課我很被動??梢哉f我的教學計劃完全癱瘓,我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根據學生反饋給我的信息進行了臨場“第二次備課”。
課后我反思這樣的狀況實屬正常,對于特殊的學生,很多時候,我們要從實際需要出發(fā),不能根據事前預設去組織教學?!芭R場備課”的重點應備學生,備自己。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是決定有效課堂教學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當學生說,老師我們都忘了時,我是強顏歡笑。我太了解我學生的脾氣了。如果我這時候臉一拉下來,那這課就基本上不用上了。因為整堂課可能就一兩個人理我了。所以當學生們說什么都不知道時,我必須拋棄自己所有的情緒。用最好的口吻,最輕松的態(tài)度去面對他們。把他們從那種“我什么都不懂的”惡劣的連他們自己都不喜歡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趁他們自己不注意的時候把他們帶入到我的課堂中來。因為“他們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須講的格外的耐心,格外的仔細。用我的耐心和仔細告訴學生:“不懂沒關系,我愿意教他們”。慢慢的他們就會不知不覺得配合起我來。當然他們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只是他們對知識的遺忘,對自己的不自信,加上一點壞情緒,就真的不想學了。他們不想學了,我的課堂就癱瘓了。為了挽救我的課堂,我不得不犧牲我的教學進度,放棄我原有的計劃。這一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從我預設的定理的運用轉移到了定理的理解上。我就那樣一個定理一個定理的與他們探討下去。上課時就只有一個理念了:讓學生先理解了定理,有時間再談定理的運用吧!
(一)以學生的學為本,做到 “從教師走向學生”
反思這堂被學生“打亂”了的課。不難發(fā)現學生都是獨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著相同的年齡特征和復雜的心理需要。當教師充分地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時,就能組織和引導好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從后期的教學中,可以看出這一課的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有幾個從來都不怎么學的同學,小動作少了,上課思想開小差的時間也短了,開始靜靜的聽我上課了。撇開學生的厭學情緒不談,設想如果學生對定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定理。那么要學生利用定理來證明,恐怕真的要出現:老師我們什么都不懂,我們什么都不會的場面了。而且這次是真的不會。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課堂教學迫切要求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改以往以老師的“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各類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如差異教學,個性化教學,以學定教等。很多教育界的學者、專家、教學能手,還提出了,“三講三不講”的原則----重點講、難點講、易漏易混點講;學生已學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學不會的不講。這些理念對于我們這些一線教師而言,早已爛熟于心??烧嬲苈鋵嵉匠B(tài)課中去的卻很少?;蛘哒f我們的學生還遠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體”。從這一課可以看出,當我忘卻自我,以學生的情緒為主時,學生的消極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消融了。學生成了老師眼中最可愛的學生,老師也成了學生最喜愛的老師。這一切只因他們真實的感受到了,自己是課堂的主角,課堂因他們而變動,而我只是配合他們學習而已?!耙詫W定教”的教育理念雖然提出已近20年,但我們老師還是停留在觀念和意識層面的居多,能將之活用于課堂并受益于這類教法的老師還是不多。
從理念上講,我們已經實現了從“教本意識”向“學本意識”的轉化 。但在實踐中我們總被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束縛。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仍然側重于“如何設定教學任務”,“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在組織與開展教學活動時雖然也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需求等因素,但是在對“學的設計”上幾乎空白。我們的設計思路很少落在“我們期望學生發(fā)生什么樣的相異構想”“如何增加學生的經驗,引起學生經驗與文本對話”?!叭绾尾拍鼙M可能的暴露學生的問題”“問題暴露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二)學情決定教情
再反思----學生“打亂”了我的課。備課,備文本,也要備學生。定下教學計劃時,我對學生的學情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要學生完全的背誦定理是有困難的,但學生不會什么都不知道。當課堂上有人笑嘻嘻的說:“老師我們都忘了”。無意識的一句話,卻喚起了那些厭學的“后進生"的共鳴。帶出了他們那一股消極的情緒。如果我不了解我的學生,在學生說“我們都忘了,什么都不知道”的時候,拉下了臉,后果堪憂。這兒我摸到了學生的脾氣。所以挽救了我的課堂?!耙詫W定教”的教學模式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學情研究和判斷。我們的教學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換句話說,教學是基于學情設計教和學的活動,學情研判是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前提與依據。它不僅僅局限于課前,事實上,它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
參考文獻:
[1] 黃良勇.以學定教,提高學習有效性.教育論壇,2012(8):27
[2] 王茜茜.三生融合,以學定教.中小學教育,2012(7):279-281
[3] 陳莉. 以學定教,營造綠色課堂環(huán)境.現代特殊教育,2012(5):49-50
[4] 于龍.影響“以學定教”效果的因素分析.中國教育學刊,2012(9):43-47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